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118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584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32篇
  2篇
中国医学   711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丹蛭降糖胶囊的化学成分、对应作用靶标及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获取糖尿病相关靶点,将复方活性成分靶点和糖尿病靶点构建韦恩图,以寻找交集靶点,获得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预测靶标。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筛选关键化合物。利用STRING网站建立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借助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丹蛭降糖胶囊作用于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有25个,相关靶基因76个。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共涉及1 702条生物学过程和149条信号通路。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可能通过对AGE-RAGE、IL-17、TNF、HIF-1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参与细胞的凋亡与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羊水细胞培养中出现的嵌合现象。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行羊膜腔穿刺及染色体检查检出为嵌合体病例共27例。统计嵌合体检出率、类型、相应脐带血分析结果,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出生后随访。结果嵌合体发生率为0.69%。其中,性染色体XX/XY嵌合体11例(占40.74%);数目异常嵌合体13例(占48.15%);结构异常3例(占11.11%)。其中14例行脐血染色体检查,确诊为真性嵌合体1例,终止妊娠;未行脐血染色体检查13个病例中,除2例失访外,余均正常分娩,出生随访未见异常。结论产前诊断羊水细胞嵌合体多为假性嵌合体,各种类型的假性嵌合体一般预后均良好。正确处理和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出现的嵌合现象,对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刘静静  魏永利  辛义周  马传江 《药学研究》2019,38(8):474-476,493
醋炙法多用于具有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功效的中药。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疏肝解郁、散瘀止痛中药的作用,降低峻下逐水中药的毒性。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化学、药理和毒理角度对醋炙增效减毒的机理进行总结论述,为醋炙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背景 近年来抑郁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动物实验,而人体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结合心理特征的研究则更少。目的 了解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肠道菌群、认知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抑郁症、肠道菌群及认知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的首发抑郁症患者30例(抑郁症组),同期选取宁夏“十三五”科技重大项目流调体检健康志愿者31例(对照组)。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的评定与粪便的收集;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探讨情绪调节策略、抑郁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吸烟、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以97%的相似性将所有样本的有效序列聚类为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所得稀释曲线趋向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合理。抑郁症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抑郁症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柔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增高(P<0.05);在属水平,抑郁症组Ruminococcus、Subdoligranulum、Enterobacter、Coprococcus、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菌属减少,而Klebsiella、Flavonifractor、Bacteroides菌属增多(P<0.05)。LEfSe分析显示,抑郁症组肠道菌群中主要以拟杆菌、产碱菌科(Alcaligenaceae),伯克菌目(Burkholderiales),Β-变形菌纲、Erysipelotrichaceae、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为主;对照组以厚壁菌门、双歧杆菌、Subdoligranulum、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为优势菌。抑郁症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CERQ分量表中自我责难得分与Enterobacter菌属呈正相关,与Odoribacter、Alistipes菌属呈负相关(P<0.05);沉思分量表得分与Subdoligranulum、Alistipes、Faecalibacterium、Odoribacter菌属呈负相关(P<0.05);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分量表得分与Weissella菌属呈正相关(P<0.05);灾难化分量表得分与Dialister菌属呈负相关(P<0.05)。抑郁严重程度与拟杆菌门及Flavonifractor菌属呈正相关(P<0.05),与Ruminococcus、Subdoligranulum、Coprococcus、Dialister、Odoribacter、Faecalibacterium、Butyricimonas菌属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肠道菌群、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肠道菌群条件致病菌的增多及丁酸盐产生菌、益生菌的减少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参与炎症反应、诱导细胞迁徙和归巢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且与神经的产生、内分泌及变性等均密切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CXCL12及其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具有加重损伤及促进功能重建的双重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近期发作及预后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为脑卒中预防及治疗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33-36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片对改善抑郁症大鼠模型抑郁行为的效果,同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3只,并随机分为参照组(n=21)、试验组(n=21)及模型组(n=21)。正常饲养参照组大鼠,试验组大鼠及模型组大鼠在孤养及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条件下进行抑郁症大鼠模型构建,模型建立期间对试验组大鼠实施帕罗西汀灌胃操作,对模型组及参照组大鼠实施0.9%NaCl灌胃操作,分析帕罗西汀片对抑郁症大鼠自主活动次数、不动时间、记忆能力及学习能力大鼠海马CA3区TrkB、BDNF蛋白表达产生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较模型组多,试验组及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大鼠潜伏期第1~4天均明显短于模型组,试验组、模型组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穿台次数明显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大鼠海马CA3区BDNF蛋白阳性着色为棕褐色,TrkB着色亦为棕褐色,与参照组及试验组相比,模型组阳性着色明显减少且染色强度明显下降。模型组大鼠TrkB及BDNF蛋白阳性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及试验组(P0.05);试验组大鼠TrkB及BDNF蛋白阳性细胞占比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片能够使抑郁症大鼠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能使大鼠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作用机制与海马CA3区TrkB及BDNF蛋白表达获得上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对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8.
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5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在2020年,将全面彻底消除疟疾.控制及消除疟疾的关键在于传播媒介的控制,而按蚊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传疟媒介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直接导致了疟疾发病的死灰复燃.为了全面了解疟疾蚊媒的抗药性现状和产生机制,该文对国内外传疟按蚊抗药性现状、产生机制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它的高发病率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亚型(CYP2E1)是参与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过程中的关键酶。"二次打击"学说为医学界普遍接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二次打击学说"中,CYP2E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亦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CYP2E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探索出有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导致的血管并发症显著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1].中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跃居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2].T2DM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调查显示死于冠心病的T2DM患者高达65%~80%.鉴于T2DM继发冠心病的高危害,本文就T2DM继发冠心病的机制及预防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