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41篇
  免费   4788篇
  国内免费   2434篇
耳鼻咽喉   332篇
儿科学   1851篇
妇产科学   1031篇
基础医学   8160篇
口腔科学   1530篇
临床医学   7841篇
内科学   18130篇
皮肤病学   747篇
神经病学   8126篇
特种医学   20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665篇
综合类   9661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7311篇
眼科学   660篇
药学   6917篇
  63篇
中国医学   3119篇
肿瘤学   2546篇
  2023年   1359篇
  2022年   2053篇
  2021年   3430篇
  2020年   2939篇
  2019年   4635篇
  2018年   3979篇
  2017年   3178篇
  2016年   2366篇
  2015年   2420篇
  2014年   4228篇
  2013年   4596篇
  2012年   3840篇
  2011年   5257篇
  2010年   3585篇
  2009年   3284篇
  2008年   3181篇
  2007年   3110篇
  2006年   2721篇
  2005年   2239篇
  2004年   1844篇
  2003年   1664篇
  2002年   1327篇
  2001年   1051篇
  2000年   910篇
  1999年   791篇
  1998年   736篇
  1997年   646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523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379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216篇
  1986年   248篇
  1985年   1741篇
  1984年   2714篇
  1983年   2486篇
  1982年   1872篇
  1981年   1940篇
  1980年   1632篇
  1979年   1356篇
  1978年   1180篇
  1977年   684篇
  1976年   1124篇
  1975年   987篇
  1974年   820篇
  1973年   78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e tested the use of nasal swabs spotted onto filter paper (Whatman 3M) for the molecular diagnosis of SARS-CoV-2 infection. Spots of a positive nasal swab in conservation medium (B.1.177 strain, 21Ct) were still positive (duo E-gene/IP4) after 10, 20, and 30 days of conserv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Ct values of 28, 27, and 26, respectively. Direct spotting of the swab at bedside (omicron strain) still gave a positive result after 10 days in two RT-qPCR systems: 33.7 Ct using duo E-gene/IP4, and 34.8 using a specific Omicron system. Spotting of a dilution range of media spiked with the Delta (strain 2021/FR/0610, lineage B 1.617.2) and Omicron strains (strain UVE/SARS-CoV-2/2021/FR/1514) showed a threshold of 0.04 TCID50 after 10 days of conservation. We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simple and low-cost conserv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store samples for RT-qPCR against SARS-CoV-2 for up to at least 1 month.  相似文献   
992.
朱明利  张元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25(5):326-327,F003
目的:建立一种不需提取DNA的检测分枝结核杆菌L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原位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L型及其感染的人和小鼠血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再用免疫组化技术显色。结果:结核杆菌L型菌株中的DNA被扩增,血标本中,可见到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周围粘附大量结核杆菌DNA阳性颗粒。结论;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免疫粘附功能,原位PCR快速、简便,可用于检测稳定和不稳定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6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62例有高密度死骨块;椎体骨质密度增高59例;椎间盘破坏48例;椎旁、腰大肌脓肿67例;椎管狭窄35例;椎体压缩47例。脊髓造影CT扫描(CTM)3例中2例显示脊髓受压移位,蛛网膜下腔炎性粘连。结论:CT能够较好地显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表现,特别是在椎体及附件骨  相似文献   
994.
部队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部队甲肝疫苗接种的最佳策略。方法 应用决策树模型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结果 部队官兵接种甲肝疫苗,先筛选后接种方案优于直接接种方案;采用先筛选后接种方案接种干部每增加一个DALY将产生168.23元的正效益,而新兵则需2792.30元的净投入。经灵敏度分析,该决策结果稳定,不随引入决策模型的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在当前条件下,部队接种甲肝疫苗宜首选先筛选后接种方案,优先接种干部人群。  相似文献   
995.
NMDA受体与NOS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的定位和生后发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魏丽春  石梅  马海昕  王志祥 《医学争鸣》2000,21(10):1178-1181
目的 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1和NMDAR2A/B亚基)、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还原型辅酶Ⅱ硫辛酰胺脱氢酶(NADPH-d)活性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IML)的定位与生后发育特征。方法 在甲醛固定的脊髓切片上,进行ABC法免疫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反应与半定量分析。结果 MMDAR1,NMDAR2A/B,NOS I和NADPH-d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于IML,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在生后早期发育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d(P7)有微弱或中等的表达,随后逐渐上调,P21或P28达到高峰,然后保持于此水平于成体动物。结论 NMDA受体-NO通路可能是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并参与神经元生后发育成熟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脑膜炎中的病原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脑膜炎多重PCR检测系统,以在一次扩增中快速、特异地同时检出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用于脑膜炎病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根据新型隐球菌URA保守序列、脑膜炎双球菌基因组中特定的H.8外膜蛋白基因序列、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的IS986插入基因序列片段,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检出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果 应用多重PCR反应体系,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我重PCR扩增的预期结果为:单一菌感染出现一条特异性扩增区带;混合感染应出现2条或3条特异性扩增区带,经实验达到预期的扩增结果;对15份已明确诊断的脑脊液标本,分法均能扩增出预期的目的片段。符合率达100%,对20例临床脑脊液标本的PCR扩增结果分别为:新型隐球菌15%(3/20)、结核肝菌20%(5/20)、脑膜炎双球菌10%(2/20)。结论 多重PCR有效地为临床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以及原因不明的脑膜炎患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手段。有效地减少了脑膜炎的误诊和漏诊,更提高了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997.
59例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琳  贾战生  姚全梅 《医学争鸣》2000,21(7):872-87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9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肺X线特征、诊断及效果。结果 ①59例患以肺结核诊断入院21例(35.6%),其他疾病(非结核病)入院38例(64.4%),其中14例为复发性肺结核;②54例(91.5%)合并有不同脏器疾病;③44例经抗结核治疗后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为74.6%;④死亡7例(13.4%),其中因确诊晚未及治疗的3例,  相似文献   
998.
参附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朱正华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0,21(3):278-282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n=6)即保护组,B组(n=6)即治疗组,C组(n6)即对照组。A组和B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内或再灌注30min内持续恒速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0mL.kg^-1;采用肾上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20min);术后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记录1,4,8,12,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48h处死动物后取脊髓(L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并评价PCR-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根据katG基因易变区设计一对引物,PCR扩增,产物经沸点断裂成单链,经SDS-PAGE,比较电泳的位置。结果 PCR检测结核菌DNA的灵敏度达到100个细菌/ml,与其它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无交叉反应。30株敏感株和H37Rv的PCR产物经SSCP检测正常,20株耐异烟肼结核菌中,19株的PCR产物SSCP检测游异常电泳带  相似文献   
1000.
综合医院确诊的39例肺结核患者转诊结果随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并评价综合医院内科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转诊结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1995年8月-1998年8月确认的3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包括结核性胸膜炎)转往结构防治专业机构的结果进行信访和电话随访。结果:仍的3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有35例在确诊后1周内结核病接受0.5a-1a的全地化疗,33例获得良好效果,2例死亡,死因分别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肺心病及呼吸衰竭。3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