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9例类风湿关节炎(证属肾脾两虚、寒湿瘀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29例采用蚁参蠲痹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通痹胶囊+安慰剂治疗,两组每次服用4粒(通痹胶囊含3粒安慰剂),早、中、晚各1次,连服2月。治疗前及用药后每2周进行疗效评价,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为判定标准评价疾病疗效,并以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证候积分减少程度为判定标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前后的三大常规、心、肝、肾功能、精液、脾脏等安全性检查,观察以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对疾病的有效率达86.7%、对中医证候的有效率达87.3%、中医症状总积分较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组末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两组治疗对比观察,发现蚁参蠲痹胶囊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是一种治疗肾脾两虚、寒湿瘀阻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想制剂,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2.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乐  马东  张锐 《河南中医》2007,27(11):21-23
李中梓将湿邪作为泄泻的主要病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完善,阐明了泄泻、湿邪、脾土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治疗上力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总结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治泻九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清肝利湿方对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清肝利湿方丸剂,9 g/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澳泰乐冲剂,15 g/次,3次/d,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6.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70.8%。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白蛋白(A)、球蛋白(G)治疗后2组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湿方可以作为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4.
济川煎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由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及枳壳6味药物组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原书载“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笔者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发现济川煎的功效主治存在古今演变,明清及近代医籍中其主治多是以原书记载的“虚性便秘”为根本展开,而现代则多围绕肾(阳)虚便秘、阴亏便秘展开,尤其是现代以来,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将济川煎的主治功效描述为肾虚便秘,笔者对此存在疑惑,并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以《景岳全书》为基础,通过原文探析、药物组成、溯源及后世发挥3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得出济川煎是因“虚人便秘,津液亏虚,法当急下”而设,治疗虚人津亏便秘证,而非现代教材所描述的“肾虚便秘”证。济川煎的创立有渊源,后世医家从肝肾角度、土湿木郁来理解济川煎也蕴含一定道理,但还有待临床进一步挖掘和验证。通过对济川煎功效主治的梳理与讨论,可为今后经典名方济川煎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5.
赛霉安散治疗宫颈糜烂15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观察赛霉散治疗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验证154例,总有效率94.81%,对照组选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58例,总有效率87.93%,2组疗效相似,P>0.05,但在单项症状方面,赛霉安散对白带量多,脓性或血性带下,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优于对照组。本品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对照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两组服用天数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在降低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能够提高RA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综合作用优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梳理芳香中药的定义、归经,探讨其在脾胃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芳香中药辛温香燥,循脾之所喜,去脾之所恶,行中焦之正气,宣壅滞之湿浊,可健脾、理脾、醒脾、暖脾,临证脾胃有恙者均可灵活加减用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溃疡及促进胃肠蠕动等药理活性。本文重点从原理、适应证、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芳香中药化湿健脾、行气宽中、醒脾开胃、暖脾温中的功效,并通过总结医家经验详细阐释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系统疾病的作用原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Cyr61在痛风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同时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Cyr61及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典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清热利湿组、通络组、秋水仙碱组和慢病毒组。造模72h后取材,随后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IL-1β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yr61 mRNA和蛋白及IL-1β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干扰Cyr61表达后,慢病毒组IL-1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虎杖组Cyr61mRNA和蛋白表达、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清热利湿组Cyr6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通络组Cyr6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yr61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参与GA的炎症过程,清热利湿通络法可通过下调Cyr61及IL-1β的表达水平,拮抗急性痛风炎症。  相似文献   
69.
连黄降浊颗粒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连黄降浊颗粒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衰竭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中医辨证符合湿浊内蕴证的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衰竭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连黄降浊颗粒,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均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b)、肾功能、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甲状旁腺激素(PTH)、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湿浊内蕴证的症状积分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ET、PTH、NA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Hb、肌酐清除率(CCr)、NO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连黄降浊颗粒作用较尿毒清颗粒更显著。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75.0%,x^2=4.8,P〈0.05)。结论:连黄降浊颗粒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衰竭期的有效药物,具有降压、改善肾功能、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代谢、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  相似文献   
70.
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回肠黏膜ZO-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回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 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20 mL.kg-1),1次/d,连续8 d。采用RT PCR方法观察回肠黏膜ZO-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肠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且胃黏膜有明显出血点及血块,且回肠黏膜ZO-1表达减少(P<0.01),而藿香正气液组表达增加(P<0.01)。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腹泻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回肠黏膜ZO-1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