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2-2018年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变化趋势,为北京市进一步规范及修改结核药物的使用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2-2018年北京市46家医院J04A类抗结核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采用SPSS 22.0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8年抗结核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而销售量在2016年到达高峰后缓慢下降;2012年和2018年相比抗结核的药物种类构成变动不大,各类药物销售金额构成变化较大;抗结核药物以一线、口服为主,二线、注射为辅,且二线用药的销售金额、DDDs和注射用药的销售金额有上升的趋势(P均<0.05);抗生素销售单价以注射类经济负担最重,且2018年较2012年,大部分种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增长。结论抗结核药物的DDDs在2012-2018年间保持平稳,但大部分种类抗结核药物的DDC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经济负担增大,且抗结核药物使用存在用药集中的现象,带来的耐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
重视脊柱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顺武  胡子昂 《中国骨伤》2017,30(9):783-786
<正>结核病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我国在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中发病率最高,年发病人数超过110万,占全球发病的12%,骨与关节结核是比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约占4%,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尤以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0%,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椎体结核占绝大多数,约为99%~([1])。目前脊柱结核耐药情况严重,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而脊柱结核破坏大,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进行治疗的复治肺结核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抗痨丸结合西医化疗法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下降,CD3+、CD4+、CD4+/CD8+水平上升,且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8例,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呼气流速峰值(PEFR)参数、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FEV1/FVC参数(83.47±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7.65±8.63)%,PEFR参数(5.62±1.12)...  相似文献   
34.
Isoniazid (INH) is a first-line antitubercular drug. We report a case of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a pleural effusion 2 months after starting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for spinal tuberculosis. Isoniazid was found to be the culprit and its discontinuation caused subsidence of the effusion.  相似文献   
35.
A paradoxical upgradation response in tuberculosis (TB) is defined as the worsening of a pre-existing tubercular lesion or the appearance of a new lesion in a patient whose clinical symptoms initially improved with anti-TB treatment. A paradoxical response is common in HIV patients in the form of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A similar kind of response can also be seen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Here,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non-HIV TB who initially improved with antitubercular therapy (ATT) but worsened thereafter. After excluding possibilities such as multidrug-resistant TB, treatment failure or a superadded infection, a paradoxical upgradation response was diagnosed. Both the case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ids in addition to ATT.  相似文献   
36.
肺移植术后的结核感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移植后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例接受左单肺移植的患者术后13个月发生胸壁结核感染,曾疑为急性排斥反应而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后经左前胸季肋部局部肿块穿刺抽吸物(脓液)涂片及培养,发现结核杆菌而诊断为胸壁结核脓肿,后又发生混合感染,给予抗结核药头及头孢他定治疗,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3个月后伤口愈合。结论 肺移植后发生结核病,其症状  相似文献   
37.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药敏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66株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依赖利福平药物的菌株发生率及特点。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166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药物依赖判定:在含有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程度和菌量,高浓度药物培养基≥低浓度培养基≥对照培养基。结果16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110株,其中INH、5M、RFP在6种药物中耐药比例较高,而RFP最高(49.4%);166株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依赖菌26株(15.7%)。结论药物依赖现象多发生自耐多药菌株。  相似文献   
38.
A series of 4-amino-7-chloroquinol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7-dichloro-quinolin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amine and then with propargyl bromide. In addition, platinum(II) complexes were obtained by reacting some of the organic derivatives with K2PtCl4. Several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displayed antituberculosis activities. Compound 3 was 47.5 times more active than amphotericin B against Leishmania chagasi (IC50 = 0.04 μg/mL). Compounds 5, 6, 7, 9, 10, 11 and 13 presented promising results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ith MIC values ranging from 12.5 to 15.6 μg/mL, comparabl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line” drugs used to treat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39.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ESR及CRP多样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多样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脊柱结核选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短程化疗加手术治疗患者,男41例,女26例;年龄23~61岁。结核病灶位于颈椎7例,胸椎31例,腰骶椎29例。化疗方案为3HRZ/5~7HRE,手术方法为Ⅰ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和坚强内固定。动态观察ESR和CRP变化、结核症状改善和病灶愈合进程。结果:入选病例结核病灶处于活跃期,ESR平均值(79.4±35.6)mm/h,CRP平均值(44.3±17.5)mg/L。术前化疗4~6周结核症状改善明显,ESR平均值降至(45.3±21.0)mm/h,CRP平均值降至(26.7±11.8)mg/L,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周ESR平均值升至(83.2±37.4)mm/h,CRP平均值回升至(53.0±18.6)mg/L。术后第4周ESR平均值降至(42.8±16.5)mm/h,CRP平均值降至(23.8±10.0)mg/L。术后第8周所有患者结核症状缓解,其中47例ESR和CRP恢复正常,其余20例ESR和CRP在术后第12周恢复正常。短程化疗期满时有65例结核病灶治愈,2例因肝损害停用抗结核药而导致病灶重新活跃,ESR和CRP明显异常。结论:脊柱结核围手术期ESR和CRP呈多样性改变,是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 FDC)和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FDC组(269例)使用FDC,对照组(265例)使用板式组合药,按照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DOTS)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管理,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先用传统统计学检验分析差异的统计有效性,如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用优效性检验,如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用非劣效性检验,取α=0.05。结果 非劣效性检验表明FDC组的治疗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和疗程末结核病灶吸收率均不劣于对照组。FDC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5.54%(257/269)和92.83%(246/265)(u=3.809, P<0.001),治愈率分别为96.28%(259/269)和93.21%(247/265)(u=4.187, P<0.001),疗程末结核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6.62%(233/269)和83.40%(221/265)(u=2.662,P<0.01)。优效性检验表明FDC组的空洞缩小率(87.27%,48/55)优于对照组(63.64%,28/44)(u=2.770,P<0.01)。结论 FDC和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