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22篇
  免费   5049篇
  国内免费   4413篇
耳鼻咽喉   590篇
儿科学   567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5483篇
口腔科学   6009篇
临床医学   12183篇
内科学   3617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1892篇
特种医学   4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18686篇
综合类   25602篇
预防医学   5193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9624篇
  202篇
中国医学   8462篇
肿瘤学   1475篇
  2024年   684篇
  2023年   2403篇
  2022年   1924篇
  2021年   2623篇
  2020年   2781篇
  2019年   2717篇
  2018年   1324篇
  2017年   2155篇
  2016年   2750篇
  2015年   3154篇
  2014年   4839篇
  2013年   5262篇
  2012年   6275篇
  2011年   6862篇
  2010年   5768篇
  2009年   5731篇
  2008年   6259篇
  2007年   5414篇
  2006年   4811篇
  2005年   5170篇
  2004年   4281篇
  2003年   3763篇
  2002年   2905篇
  2001年   2714篇
  2000年   2083篇
  1999年   1675篇
  1998年   1457篇
  1997年   1325篇
  1996年   1229篇
  1995年   937篇
  1994年   860篇
  1993年   623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对比颈前路联合应用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常规锁定钛板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双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联合组)和20例采用常规颈前路ACDF+三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 0. 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常规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5%;联合组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3. 3%。末次随访时两组间Ⅰ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颈前路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取得与常规锁定钛板一样的疗效,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率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强化超滤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结束时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干体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护理组患者的干体质量和血压较治疗前降低更明显。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强化超滤透析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干体质量,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3):2207-2208
<正>桡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骨间膜三者为前臂主要稳定结构[1,2]。继发性创伤、先天性畸形、骨肿瘤或骨髓炎等都可导致尺骨成角、旋转甚至骨缺损,破坏前臂的稳定结构[3-5]。对于发育中的儿童,长期的尺骨缺如首先导致桡骨头脱位、前臂内翻和短缩畸形,继而出现弓形桡骨及相应的神经损害[3,5]。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开放外侧裂池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5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0例,GCS评分6~10分,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使用传统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开放外侧裂池治疗方案,对2组颅内压、ADL评分、GOS评分和电解质紊乱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6d颅内压均显著低于A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低钠和低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开放外侧裂池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7.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手术后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尽管手术操作无菌细致,及时给予适当的全身抗生素,但手术部位感染率仍然很高[1-2]。据报道,我国脊柱手术感染的风险从0.5%~7.8%不等[3-4]。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显著增加脊柱术后感染,感染后治疗的费用可达10多万美元[5],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性、矫形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其中男童47例,女童36例,平均手术年龄5.98 (1.5~13)岁。行半椎体切除术40例,Ponte截骨术31例,经椎弓根截骨术8例,全脊椎切除术4例。随访时间24~35个月。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0.92±16.74) min (201.51±27.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340.23±89.52) mL vs.(392.64±100.41) mL]及术中透视次数(4.36±0.89 6.05±1.28)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9.91%)(X^2=218.00,P<0.05),平均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4±1.05) min vs.(8.35±2.2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两组患儿矫形率无明显差异(t=-1.135,P=0.272)。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胸膜损伤、硬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脊柱结构及形态,为制定手术计划及手术置钉提供帮助,从而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