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1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6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评估难辨梭菌鉴定培养基(CDIF)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方法学评估研究。对临床收集的255份粪便标本同步进行CDIF培养基和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CCFA)培养,并对CDIF培养基上的所有菌株及CCFA培养基上的典型菌株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255份粪便标本中,经CDIF培养24 h后出现典型菌株64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58株;另有3株无色透明菌落的菌株被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以质谱鉴定结果为参考,CDIF培养基对难辨梭菌鉴定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8/61)、96.9%(188/194)、90.6%(58/64)和98.4%(188/191)。CCFA培养48 h后生长的典型菌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61株。CDIF培养基和CCFA培养基上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的菌落中,分离单一菌种比例分别为80.3%(49/61)和77.0%(47/61);CDIF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密度高于CCFA培养基。结论 CDIF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为难辨梭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正>艰难梭菌(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染色阳性芽孢杆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动物和人的粪便中,芽孢抵抗力较强,可在外界环境存活数周至数月。CD本身没有侵袭性,部分产毒细菌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及二元毒素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结肠炎甚至致死性假膜性肠炎,统称为艰难梭菌感染(CDI)。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炎性反应肠病、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检测腹泻患者粪便中的艰难梭菌A&B毒素(CDAB),了解某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7-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37份。首先筛查最常见的腹泻病原菌——沙门菌,再检测CDAB,然后再对CDAB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改良的方法进行厌氧培养。结果:排除7例检出沙门菌的标本,对剩余的130例粪便标本利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CDAB,共检出8例阳性,阳性率为6.15%。按科室分布分析,2例来自消化科,2例血液科,2例来自儿科门诊,1例来自肾内科,1例来自器官移植科。按年龄段分布分析,3例来自儿童,3例中青年,2例老年人。厌氧培养结果显示8例毒素阳性的标本中有6例培养出艰难梭菌,2例未检测到艰难梭菌。结论 :艰难梭菌感染易感人群正在发生变化,酶联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AB素简单、快速,适合对腹泻患者进行艰难梭菌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44.
沈淑蓉  朱静  张浩  曾静静  付瑶阳  王雅琪  王方岩 《浙江医学》2015,37(12):1037-1040,1045
目的 观测酪酸梭菌是否对阿司匹林导致的胃溃疡具有预防效应,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取30只健康 雄性ICR 小鼠,随机分成3 组,每组各10 只,即模型组、酪酸梭菌组、奥美拉唑组。酪酸梭菌组以6×108cfu/ 只的菌量,模型组和奥美拉唑组均予以相同体积的无菌培养基,灌胃4d 后再饥饿处理48h,然后以250mg/kg 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造模,奥美拉唑组小鼠于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奥美拉唑(13mg/kg)。造模4h 后,取胃组织分别测定SOD、CAT 活力、MDA 含量;进行常规HE 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结构变化,PAS染色判断黏液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 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的SOD、CAT 活性明显降低,MDA 含量显著增加,而酪酸梭菌预处理后逆转了该趋势(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观察,酪酸梭菌能减轻胃黏膜的病理损伤,与奥美拉唑组无统计学差异。PAS 结果提示酪酸梭菌能够增加黏液量。酪酸梭菌组的Bcl-2 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多,同时Bax 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酪酸梭菌预处理通过抗氧化应激、增加胃黏液量、上调Bcl-2/Bax 表达比例,减轻阿司匹 林造成的胃溃疡损伤。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患者68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为对照组,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为观察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4例。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为67.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治疗具有耐药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近年妊娠期疾病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其高发病率为我国母婴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危害。目前研究提示人类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与相关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肠道菌群结构和相对比例的改变可能是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高危因素。目的 探究肠道球形梭菌和多形拟杆菌水平改变与GDM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3-01至2019-03-30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034例妊娠妇女,在其首次就诊于本院并确认妊娠时纳入观察队列,之后每4周返回医院行随访并完成产检,当确诊GDM时为最后一次随访。将确诊为GDM的受试者作为病例组,依据病例组受试者年龄、孕周、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1∶1匹配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一般资料,入组时、妊娠20周、诊断GDM时球形梭菌、多 形拟杆菌水平。分析病例组不同时间点球形梭菌及多形拟杆菌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 1 034例观察队列中,28例受试者中途退出,5例受试者失访,故共计1 001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其中90例(8.99%)被诊断为GDM,即病例组。对照组与病例组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腹围、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球形梭菌、多形拟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妊娠20周、诊断GDM时球形梭菌、多形拟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妊娠20周、诊断GDM时球形梭菌、多形拟杆菌水平高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在病例组诊断GDM对应的时间点的多形拟杆菌水平高于入组时和妊娠20周时(P<0.05)。病例组诊断GDM时球形梭菌、多形拟杆菌与诊断GDM时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5、0.342,P值分别为<0.001、0.001)。结论 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的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GDM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48.
胡莹  曾珍  单斌 《西部医学》2020,32(1):5-8
【摘要】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为人类肠道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高毒力菌株027/NAP1/BI型的流行,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2017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是首次针对CDI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在业界受到高度关注。本文就《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检测及治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2):87-91
目的:研究普拉梭菌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免疫应答、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组、普拉梭菌组,后2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法建立UC模型,普拉梭菌组给予普拉梭菌的菌液灌胃干预。干预7d天后,比较3组间免疫应答、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差异。结果:UC组血清中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肠黏膜中叉头框P3(Foxp3)、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1(claudin-1)、密封蛋白-2(claudin-2)的表达量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白介素-17(IL-17)、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的含量及肠黏膜中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的表达量及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拉梭菌组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及肠黏膜中Foxp3、ZO-1、occludin、claudin-1、claudin-2的表达量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高于UC组,血清中IL-17、DAO、D-LA的含量及肠黏膜中RORγt的表达量及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目明显低于UC组(P<0.05)。结论:普拉梭菌用于UC小鼠的干预能够改善Th17/Treg免疫应答、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贫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红细胞压积、血色素、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贫血指标,比较2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片单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