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与正常ICR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和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两色金鸡菊醇提物,肠道菌群和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收集模型组(A),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剂量组1.8g/kg(B), 两色金鸡菊醇提物中剂量组1.2g/kg(C), 二甲双胍对照组0.2g/kg(D),空白对照组(E)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的水平;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目标菌属水平与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 FBG)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水平均增高(p=0.017,p=0.002)。2.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的水平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2周:p=0.027,p=0.006;4周:p=0.007,p=0.012)。3.球形梭菌水平、多形拟杆菌水平均与FBG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且与其血糖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关系、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30例腹泻患者难辨梭菌培养阳性 ,为实验组 ,采用George方法进行难辨梭菌分离、鉴定。菌群培养分析检查 10种常见细菌定量分析。以及粪便快速涂片革兰氏染色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同时与对照组、健康组相比较。结果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肠道微生态发生变化 ,表现为肠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下降。在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 3d~ 2周腹泻 ,12例结肠镜见到假膜附着。结论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改变有关。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易诱发难辨梭菌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2-15+21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粪便pH值与细菌比浊度,肠道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结果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pH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糖尿病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6种细菌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异常,尤其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在入院3d内逐渐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血清IL-6、CRP、PCT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可显著改善危重症肠道功能,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并腹泻症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9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结果治疗组腹泻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酪梭酸菌能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共生,有利于支气管肺炎患儿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医院获得性艰难梭菌感染(hospital-acquired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HA-CDI)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道菌群情况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ICU收治的150例老年患者,根据艰难梭菌定性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A-CDI组(n=30)和非HA-CDI组(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治疗用药情况、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时间等临床特征;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接种培养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HA-CDI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比例、白细胞计数、血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HA-CDI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HA-CDI组(P<0.05)。HA-CDI组患者的拟杆菌、梭菌菌落数量均显著多于非HA-CDI组,双歧杆菌及肠球菌菌落数量均显著少于非HA-CDI组(P<0.05)。结论 ICU老年HA-CDI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比例较高,且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SD大鼠后代中父系和母系糖脂代谢障碍的差异。方法分别把SD大鼠用STZ小剂量腹腔注射和STZ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成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模型,得到F1代大鼠后,分别与正常异性8周大鼠杂交产生F2代,分为对照组、GDM母系组、GDM父系组、糖尿病合并妊娠母系组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父系组。测定F2代SD大鼠体质量、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及瘦素水平。结果<1周时,GDM父系组和GDM母系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糖尿病合并妊娠父系组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母系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时的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和8周时GDM组,父系组和母系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糖尿病合并妊娠父系组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母系组的胰岛素水平、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水平、瘦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父系组与GDM母系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障碍存在父系和母系差异,糖尿病合并妊娠性成熟期和GDM组出生时体质量差异父系组显著高于母系组。糖尿病合并妊娠母系组和GDM母系组TG水平的代谢障碍可能更明显。子代代谢障碍可能与宫内高血糖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梁启峰  郭芳  何平 《广州医药》2014,45(2):43-44
目的 观察瘦素在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孕期的序贯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产检门诊孕周小于12周的病例入组,据病史采集并于孕早期行肝脏超声检查,据结果将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于孕期三阶段分别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瘦素水平进行序贯观察,于孕中期行OGTT检查了解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孕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孕期三阶段外周血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中期及孕晚期瘦素水平与孕早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行OGTr异常诊断为GDM者有12例,发病率为38.7%;对照组中GDM患者有3例,发病率5.8%.两组GDM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与其孕期GDM发病率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28-131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 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 例,克罗恩病(CD)45 例,另选择50 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 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 组(P<0.05);UC 组和CD 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各炎症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C 组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存在相关性。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IBD 活动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菌群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Soave术前、术后肠道菌群组成及丰度,为HD的进展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Soave术前HD患儿作为术前组,选取同时期11例Soave术后1周患儿作为术后组。提取两组粪便样品细菌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丰度。结果术前组拟杆菌门、拟杆菌科、普雷沃菌科、梭菌纲、梭菌目、消化链球菌科、韦荣球菌属、罗氏菌属、肠球菌属丰度均高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组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屎肠球菌、微球菌目、微球菌科丰度均高于术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D患儿Soave术前、术后肠道菌群丰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db/db 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标准品制备方法。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小鼠db/db模型组和db/m对照组肠道内容物,同时以多形拟杆菌ATCC29148为标准菌株,提取微生物DNA,用16SrRNA V6区多形拟杆菌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和正常组高阳性法2种标准品制备方式进行定量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测定db/m对照组和db/db模型组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分别为(5.23×106±2.30×106)、(1.52×107±3.23×106)和(5.23×106±2.25×106)、(1.45×107±3.39×106),与db/m对照组相比,db/db模型组多形拟杆菌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对检测多形拟杆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均可检测出较多的多形拟杆菌,并且2种检测方式都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早产合并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变化特征,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改变与早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60只孕 16~17 d SD大鼠,均分为2组,腹腔注射脂多糖作为实验组,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在大鼠孕21 d时行剖宫术获得早产大鼠(足月为22 ~ 23 d)。在早产大鼠出生后30 d行认知能力评估,分为对照组与认知障碍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定量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认知障碍组早产大鼠找到平台的平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大鼠变形菌门富集与拟杆菌目、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总短链脂肪酸与乙酸明显降低(P均<0.05)。乙酸与拟杆菌目、乳杆菌属呈一定的正相关(r=0.488,0.361,P均< 0.05)。结论: 早产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特征为变形菌门富集与拟杆菌目、乳杆菌属含量下降,其中拟杆菌目、乳杆菌属低丰度所致总短链脂肪酸与乙酸下降可能导致早产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不同孕周血浆Visfatin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系统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孕妇均在孕24~26周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将确诊为GDM的孕妇 40例为GDM组,血糖正常的孕妇40例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含量,根据Visfatin中位数将GDM组分为高Visfatin亚组和低Visfatin亚组各20例,检测各组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随访检测各组孕31~33周、38~40周血浆Visfatin含量,并记录新生儿体重、身长,计算ponderal指数。 结果GDM组高Visfatin亚组、低Visfatin亚组及NGT组血浆Visfatin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P<0.05),高Visfatin亚组、低Visfatin亚组孕31~33周、38~40周血浆Visfatin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HOMA-IR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P<0.05),GDM组高Visfatin亚组孕24~26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组孕24~26周血浆Visfatin与孕24~26周HOMA-IR(r=0.429,P=0.036)、31~33周HOMA-IR(r=0.568,P=0.025)、孕38~40周HOMA-IR(r=0.672, P=0.003)均呈明显正相关;GDM组高Visfatin亚组新生儿体重、ponderal指数均高于低Visfatin亚组,且低Visfatin亚组高于NGT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浆Visfatin含量随孕周增加而升高,GDM患者孕24~26周血浆Visfatin含量高于NGT孕妇;孕24~26周Visfatin与GDM患者糖类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并促进胎儿宫内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4+8+169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幼儿肠道菌群的16SrDNA和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repetitive-element PCR,REP-PCR)检测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正常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6SrDNA片段扩增和REP-PCR技术对两组幼儿的粪便进行检测分析,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幼儿的肠道常驻菌及优势菌群在门和在属水平的差异性,计算出16SrDNA和REP-PCR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对照组肠道菌群中放线菌门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肠道菌群中无壁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属门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肠道菌群中副杆状菌属、拟杆菌属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肠道菌群中普氏菌属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16SrDNA检测的灵敏度为87.17%,特异度为92.03%,REP-PCR检测的灵敏度为85.29%,特异度为84.25%。结论应用16SrDNA和REP-PCR检测分析功能性便秘幼儿肠道菌群具有重要价值,患儿肠道菌群表现为放线菌门、副杆状菌属、拟杆菌属水平升高,变形菌门、普氏菌属水平降低,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脂肪组织中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变化特点,分析其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诊的179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孕妇妊娠10~14周血清Betatrophin、Omentin-1水平。所有孕妇妊娠24~26周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119例被诊断为GDM(GDM组),60例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Betatrophin、Omentin-1与GDM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GDM患者HOMA-IR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孕前体重指数(BMI)、FBG、FINS、HOMA-IR、HbA1c、TC、LDL-C、Betatroph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Omen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与TG(rs =0464)、HOMA-IR(r =0.610)、LDL-C(r =0.512)呈正相关(均P <0.05),Omentin-1水平与孕前BMI(rs =-0.304)、LDL-C(r =-0.543)、FBG(r =-0.475)、FINS(r =-0.435)、HOMA-IR(r =-0.576)呈负相关(均P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LDL-C、Betatrophin、Omentin-1是GDM患者HOMA-IR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Omentin-1水平降低,Betatrophin、Omentin-1均与G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6.
徐永琴  张方芳  梅雪 《四川医学》2010,31(6):812-81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年龄、体重及孕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围产保健科接受糖筛查的孕妇4809例,按孕龄分为3组:A组〈24周,B组24~28周,C组〉28周,对GCT阳性的全部进行75g糖耐量(OGTT)试验,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组、GIGT、GDM3组,根据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在A、B、C 3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无高危因素的孕妇GDM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孕妇的平均体重指数(BMI)≥25.1时GCT异常率和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MI〈25.1者。结论孕期均适宜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而非仅限于24~28周;孕妇的年龄和体重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肥胖或高龄孕妇应尽早行GCT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互联网+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1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83)。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孕妇采用互联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方式改变,记录孕妇的围产期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4周、8周,观察组孕妇的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的GDM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社会支持、自我管理方法与行为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顺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水平,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孕妇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孕早期妇女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产检的孕10~13周孕妇,收集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末次月经时间,检测孕早期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TRP6水平,计算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线BMI、产前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亦称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所有孕妇均于孕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为GDM组和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孕早期血清CTRP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GDM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孕妇213例,完整随访203例,其中52例孕妇被诊断为GDM,GDM发病率25.62%。GDM组孕妇的孕早期血清CTRP6、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C、LDL、FPG、HbA1c、FINS、HOMA-IR均较NG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CTRP6与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G、LDL、FPG、HbA1c、FINS、HOMA-IR 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BMI、糖脂代谢指标及HOMA-IR后,孕早期CTRP6为GDM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孕早期血清CTRP6升高与GDM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明娇  陈娟  陈丽 《安徽医学》2021,42(5):544-548
目的 探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为提高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评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表现为腹泻且粪便中艰难梭状芽胞杆菌阳性的134例住院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明确为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16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白细胞计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因素.结果 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发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恶性肿瘤、重症监护病史、药物治疗情况(包括化疗、喹诺酮类使用、碳青霉烯类使用、胃酸抑制剂使用、头孢菌素)使用比例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影响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对于临床预防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可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