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水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  相似文献   
82.
地震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65,自引:11,他引:54  
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地处欧业板块的东南部,受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一地中海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影响,地震大多是大陆板块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点。从20世纪初到2000年,中国境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600余次,其中7.0~7.9级地震近百次,8级和8级以上9次,另据统计,在全球大陆地震中,中国大陆地区所占比例约30%。  相似文献   
83.
我院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地区级医院。自120开通以来,我科担负着市区及所辖八县市的交通、工矿、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紧急救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文对自2000年6月至2005年5月期间急诊登记簿进行了详细统计,对排序前5位的死亡原因,从急救医学的角度对607例死亡病人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4.
四川地震灾区药品使用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地震灾区医学救援的药品使用情况,探讨地震伤的药品需求.方法 收集5 · 12地震1周内医院药品使用的类别和总量,采用Excel进行排序,计算用量前30位的药品;将地震中使用药物和抗生素药物分类,再进行分类统计用量.结果 前30位的药物主要包括镇痛药、镇静、抗感染药、抗休克药、止血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等.抗生素中以喹诺酮类量最大,其次为头孢类、抗厌氧菌类和青霉素类.结论 地震1周内药品使用的类别和总量呈现外伤类疾病急救的特点.使用分析预计地震灾区药品的需要量,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5.
2007年“自然灾害及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及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9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国际研讨会由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国际科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司共同主办,有来自联合国、美国、挪威、韩  相似文献   
86.
家园毁于顷刻,亲人骤然离去。废墟上一个个惊扰的身影……"5·12"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好多人还没有从哀思中走出来。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让我们勇敢地从悲痛中走出来。那段时间一直被感动着,被身边的人感动,被媒体的报道以及我能获得的信息感动。灾难是无情  相似文献   
87.
灾害事件后群体心理应激与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群体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对于减少幸存者心理创伤和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洪涝灾害后群体心理应激与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后受灾群体的心理应激、社会支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设计:随机抽取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受灾最重的两个县部分乡镇进行调查,并根据受灾程度分为轻灾组和重灾组,并设立对照组。以诊断为依据,进行病例对照的随访观察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6-08山东省菏泽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选择距黄河滩区10km左右受灾较重的东明县刘楼乡、鄄城县董口乡为调查现场。干预:采取家庭、邻里、社区和政府干预,给予灾后即时援助和灾后重建援助。主要观察指标: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受灾情况和经历、生活事件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史及灾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情况等。结果: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无论是轻灾组还是重灾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灾后受灾群体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且轻灾组高于重灾组;良好而有效的社会支持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灾害事件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结论:洪涝灾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提出灾后尽早给予有效干预对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 and mental status in the transferred wounded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Methods At the 40th day after earthquake, 354 wounded were evaluated by the PTSD Symptoms Self Rating Scal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 SCL-90 ). The diagnosis of PTSD was made according to DSM-Ⅳ criteria. Results After 40 days, 82( 23.2% )suffered PTSD in these wounded, including 55 females( 55/200,27.5% ) and 27 males( 27/154,17. 5% ), the rate in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en. In those non-PTSD wounded, 199patients 199/249,79.9% ) had re-experienced symptoms, 164 patients( 164/249,65.9% ) had numbness/escaping symptoms, 208 patients( 208/249,83.5% ) had excessive arousing symptoms. The SCL-90 total score( 209.00 ±68.78 ), obsession( 2. 38 ± 0. 61 ), human relation sensitivity( 2. 18 ± 0. 87 ), depression ( 2. 50 ±0. 86 ), anxiety( 2.42 ± 0. 90 ) and hostility factor( 2.47 ± 0. 87 ) score of the PTS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PTSD[( 153.08 ± 5.63 ),( 1.71 ± 0. 64 ),( 1. 50 ± 0. 60 ),( 1.71 ± 0. 69 ),( 1.70 ±0. 76 ),( 1.66 ±0. 73 );P <0. 05 -0. 01] . The SCL-90 total score and somatization, obsession, depression,anxiety, hostility, phobia, crankiness, psychosis and the other factor score of the wounde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norm group( P < 0. 05 - 0. 01 ). Conclusion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 transferred wounded existed PTSD symptoms in experienced earthquake disaster, they need to be intervened for a long period.  相似文献   
89.
人员疏散问题是防震减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震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疏散到预先设定的疏散地域是防震减灾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对人员疏散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高层建筑或特定场所发生火灾等突发状况时人员如何最有效地疏散,专门针对防震减灾的人员疏散问题的研究还不多.  相似文献   
90.
李楠  李天军  柏宇  程树群 《腹部外科》2009,22(5):293-294
目的研究特大地震灾害所导致的腹部外伤的分类和预后,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2008年5月12日至22日江油市903医院收治589例地震伤者中24例(4.1%)合并腹部伤,对其伤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腹部伤中,3例由于严重的胸腹伤在运送至医院途中或到院即死亡,21例收治住院,5例由于严重胸、腹部伤或颅脑损伤在入院后12h内死亡,总病死率33.3%。常见的腹部伤是腹壁挫伤、腹膜后血肿、脾破裂、肝挫裂伤。所有伤者均合并软组织损伤,23例(95.8%)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存活伤者16例,经及时积极救治,预后良好。结论早期甄别伤情、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处理合并伤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