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5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526篇
内科学   4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1353篇
预防医学   506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16篇
  3篇
中国医学   76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目的: 考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中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THP)和盐酸小檗碱(Ber)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血药浓度法,LC-MS/MS 测定健康志愿者肛门给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Win Nonlin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THP和Ber分别在0.000 594~1.188,0.000 536~1.072 μg·L-1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 3 个剂量的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THP和Ber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32.5±25.5),(132.5±30.1)min,Cmax分别为(0.55±0.30),(0.31±0.32)μg·L-1结论: LC-MS/MS 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样品成分含量的测定,可成功用于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的健康人体血浆的动力学研究,为进一步的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采用UPLC-ESI-MS-MS方法比较生晒参和紫红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阐明紫红参特异成分.方法: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5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A(0.1%甲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源(ESI),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与生晒参相比,紫红参中人参皂苷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检测出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为20(S)-人参皂苷Rg3、20(R)-人参皂苷Rg3、20(R)-人参皂苷Rh1、20(R)-人参皂苷Rg2,Rk1,Rg5,Rd,Ro、姜状三七苷R1等.结论:人参加工成紫红参后皂苷类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产生了大量稀有皂苷,人参加工可能产生紫红参的特异成分.  相似文献   
993.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一种弥漫性、进展性和全身性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闭塞性血管性疾病的基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Q-TOF)。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PDA检测190~400 nm扫描;进样量:2.0 μL。结果 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分别在10.31~206.24,3.28~65.52,6.36~127.24,8.24~164.88,10.18~200.52,3.14~62.72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9%~101%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UPLC-Q-TOF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脑欣滴丸中尿苷、鸟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和H的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曾锐  付娟  武拉斌  黄林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18-232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橘核及其盐制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盐制前后成分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盐制品中圣草枸橼苷、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含量升高,发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鉴定为柠檬苦素、黄柏酮、诺米林,可作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996.
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悠悠  夏媛媛  谷元  刘昌孝  司端运 《中草药》2013,44(17):2427-2432
目的 研究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AKB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 大鼠ig AKBA 60 mg/kg后,收集胆汁、尿液及粪便,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质谱(HPLC-QTRAP-MS)技术分析AKB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结果 共检测到除原形药物外的15个代谢产物,提示AKBA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去乙酰化、单羟基化、脱氢化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结论 AKBA在大鼠体内经历了广泛的Ⅰ相、Ⅱ相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及胆汁排泄;利用QTRAP技术的自动切换扫描(IDA)软件及增强型产物离子(EPI)扫描功能,能够快速得到高质量的MS2谱图,为AKBA代谢产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狗脊毛甲醇提取物U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狗脊毛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外用止血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声、索氏、回流3种方式对狗脊毛进行甲醇提取,通过UPLC/Q-TOF-MS对各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5%~55% A;5~7 min,55%~85% A;7~15 min,85%~100% A;15~20 min,100% A),检测波长254 nm,m/z扫描范围100~1 000,脱溶剂气温度350 ℃,脱溶剂气体积流量9 L·min-1,喷雾器压力2.4×105Pa,毛细管电压4 000 V。结果:3种方式共检出化合物50个,给出了其中38个化合物的推荐分子式和名称。编号32~39共8个化合物为一系列三酰基甘油类同系物。结论:狗脊毛中化合物包括植物油类(三酰基甘油)、有机酸类、有机酸酯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多酚类、糖苷类等,相对分子质量集中于200~800,三酰基甘油可能为主要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998.
0引言 SIREMOBIL Compact C型臂X线机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数字成像系统,由系统工作站和移动式C型臂2个部分构成。其性能较稳定、性价比较高、操作方便,是医院常规检查设备,在外科、创伤等手术中及对重症患者进行诊断特别是手术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方法在液体条件下,利用临床分离的XDRKP菌株感染秀丽隐杆线虫,观察线虫存活及体内细菌数量变化情况。结果线虫感染XDRKP后活动明显迟缓,不同浓度的XDRKP对线虫的致死情况不同。log-rank检验显示,1.5×106 CFU/mL XDRKP组与E.coli OP50对照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1.5×107、1.5×108 CFU/mL组与E.coli OP50对照组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χ2值分别为229.37、275.98,均P<0.001),1.5×108与1.5×107 CFU/mL XDRKP组线虫的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实验获得上清悬液,经细菌纯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测试,证实为XDRKP。XDRKP感染线虫4、6、12、24 h后,线虫体内细菌总量分别为(0.28±0.02)×105、(0.50±0.38)×105、(1.73±0.56)×105、(2.62±0.53)×105 CFU/mL,不同时间线虫体内细菌总数存在统计学差异(F=1 363.39,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XDRKP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方法与意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对照组为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的感觉功能。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除个数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情况方面,观察组术后2周9人(22.5%)出现异常,术后3个月共计1人(2.5%)出现异常,对照组术后2周共计31人(77.5%)出现异常,术后3个月共计27人(67.5%)出现异常,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80例患者术后病情特征,开展乳腺癌综合治疗后,经随访发现,全部患者无腋下和胸壁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主要应用于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且具有高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通过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