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04篇
  免费   1111篇
  国内免费   633篇
耳鼻咽喉   272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385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6355篇
内科学   201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675篇
特种医学   15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5251篇
综合类   10503篇
预防医学   1371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3820篇
  34篇
中国医学   2496篇
肿瘤学   662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73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602篇
  2013年   1573篇
  2012年   2074篇
  2011年   2209篇
  2010年   2034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2016篇
  2007年   2066篇
  2006年   1743篇
  2005年   1821篇
  2004年   1612篇
  2003年   1606篇
  2002年   1460篇
  2001年   1300篇
  2000年   940篇
  1999年   793篇
  1998年   721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580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Santulli肠造瘘术用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儿给予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满意人数15例,基本满意13例,满意率93.3%,对照组治疗后,满意人数10例,基本满意人数8例,满意率6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造口引流量达到(760.00±107.56)mL/d,术后并发症患者为12例,较对照组并发症人数有所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关瘘时间为15 d,有效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P<0.05),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对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采用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提高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采取Santulli肠造瘘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32例行T管引流术,观察组31例行胆肠吻合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理念是依据外科祛除病灶、取尽结石,同时保证引流通畅,有效解除梗阻。针对患者的病理具体情况仔细确认后实施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肾内科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5.00%、感染发生率5.00%、心力衰竭发生率0、窃血综合征发生率6.67%、并发症发生率4.17%;对照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21.67%、感染发生率15.00%、心力衰竭发生率8.33%、窃血综合征发生率25.00%、并发症发生率17.50%;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动静脉内瘘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中血栓、感染、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的发生,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 granule-GSG)介入治疗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咯血患者经DSA发现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判定责任血管、瘘口的类型、数目、大小,全部病例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3年,20例患者临床咯血症状消失,1例术后8个月再次咯血,第二次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介入治疗,咯血症状消失。结论:对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患者,选择性血管内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颊脂肪垫(BFP)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并提高腭裂修复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腭裂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数字表分配法,单数为应用BFP组(实验组,提肌重建联合BFP充填),双数为对照组(提肌重建),各组40例。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1、3、6、12个月回访,行语音评估,电子鼻咽镜行腭咽闭合功能检查,对于因年龄小无法配合者,待其5周岁左右进行。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较好,无腭瘘,对照组2例腭瘘。实验组腭部瘢痕不显、语音清晰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腭裂修复中用BFP能减少软硬腭交界区腭瘘发生及减轻术区瘢痕,改善软腭活动度,提升腭咽闭合率,具有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胃造瘘(PEG)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PEG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并发症、主观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腹泻、呕吐、堵管、脱管、出血、感染、肉芽生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化道症状、体重下降、饮食变化、生理功能、肌肉消耗等营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PEG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经鼻、吻合口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贲门癌术后胸腔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介入下经X线引导,将胃管经鼻通过吻合口的瘘口置入脓腔内,接负压持续吸引,同期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结果:运用此方法可以缩短患者愈合时间,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经鼻、吻合口负压吸引治疗贲门癌术后胸腔瘘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改良Child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预防胰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采用改良Child吻合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仅1例出现胰瘘,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改良Child吻合法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 以有效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牛磺胆酸钠浓度来制备大鼠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浓度组、3.5%浓度组和5%浓度组, 造模各组分别用1.5%、3.5%和5%牛磺胆酸钠按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SAP模型。术后统计各组大鼠的死亡率;检测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观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病理评分。结果 5%浓度组死亡率较1.5%浓度组显著升高, 血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出血和腺泡组织坏死的病理评分较1.5%浓度组和3.5%浓度组均有显著升高。结论 5%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法能更好的制备SAP模型, 且更符合SAP的生理、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猪胆青黛冰硼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口腔炎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10~1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退热、补液、预防继发感染,加强口腔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局部外敷猪胆青黛冰硼散;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6.47%,治疗组94.3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局部疼痛、疱疹、溃疡完全消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猪胆青黛冰硼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促进口腔疾病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