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纹状体和杏仁核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与雌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纹状体和杏仁核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与雌绵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雌鼠和去卵巢大鼠Str和Amy中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OVX组Str中DA,3,4-二羟苯乙酸和高香草酸含量高于雌鼠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OVX组Amy中DN,HVA含量高于雌鼠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2.
用放射自显影术对杏仁核的传出投射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杏仁核具有广泛的传出联系,主要包括:①额叶,终纹,终纹床核;②丘脑内、外侧核;③下丘脑内、外侧核,未定带;④黑质致密部,兰斑,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实验结果为杏仁核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不同频率电针对大鼠杏仁核内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健  熊克仁  李怀斌 《针刺研究》2006,31(2):103-106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杏仁核内生长抑素(SOM)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Hz电针组和128 Hz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大鼠一侧“足三里”穴30 min后,大鼠杏仁核内SOM 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对大鼠杏仁核内SOM mRNA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并且高频电针作用强于低频电针。电针后杏仁核各亚细胞群内SOM 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以中、小型细胞较为明显;在细胞染色程度上以中等程度染色和淡染细胞的数量增加为主,细胞平均灰度值有所增加。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对大鼠杏仁核内SOM mRNA的表达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中央杏仁核内神经降压素(N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 双侧中央杏仁核内注射微量NT和抗NT血清,观察中央杏仁核外源性,内源性NT对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肌肉注射消炎痛,探讨中央杏仁核内NT对胃应激性溃疡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 双侧中央杏仁核内注射微量NT,胃应激性溃疡显著减轻(t=3.193~9.135,P均〈0.01),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双侧中央杏仁核注射抗NT血清后,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正常人脑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模式。方法:以愤怒和恐惧面孔为情绪刺激,在3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完成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进行全脑数据采集。用SPM 8等软件处理功能成像数据,分析威胁性情绪面孔的脑区激活。结果:与威胁性情绪面孔视觉刺激加工相关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叶皮质、颞叶、左侧杏仁核等,楔叶、枕叶等与视觉刺激相关脑区也有显著激活。结论:威胁性情绪面孔刺激对正常人脑的激活主要表现为左侧杏仁核、额叶、颞叶等多个脑区的协同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制作简便、效果良好的海人酸(KA)点燃致痫模型方法。方法 立体定向操作下于岛叶、杏仁核和侧脑室局部注射海人酸1.0μl,观察致痫大鼠的行为学和脑电图改变,检测其病理学变化,比较其点燃特征。结果 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证实岛叶点燃组与传统致痫(杏仁核、侧脑室)点燃组比较,具有相同的致痫特征;同时,岛叶点燃组初次发作时间为(59.96±4.36)min,静止持续时间为(11.90±0.54)d,明显快于杏仁核组和侧脑室组(P<0.05)。结论 岛叶本身具备致痫潜能,大鼠岛叶海人酸致痫模型具有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实验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PTSD大鼠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的原因。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PTSD组(80只),利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S)制作PTS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僵立行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TUNEL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中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PTS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和僵立行为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TSD后1、4、7和14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TUNEL阳性细胞和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后1、4、7和14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Caspase-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8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D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增加,Caspase-9表达水平上调,提示其凋亡可能是引起海马与杏仁核体积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BDNF - TrkB信号传导通路与杏仁核电刺激点燃大鼠Arc表达及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杏仁核点燃组(单纯点燃组、k252a注射组、DMSO对照组).应用Alpha - Lab 4通道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记录大鼠脑电活动.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其Arc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 - PCR、原位杂交检测Arc mRNA在海马中表达水平.结果 k252a注射组大鼠V级发作持续时间(33.00±1.41)8显著低于单纯点燃组(60.50±2.07)s、DMSO对照组(60.00±1.79)s大鼠V级发作持续时间(P<0.01).k252a注射组3h、6hArc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单纯点燃组、DMSO对照组3h、6hArc阳性细胞百分率(P<0.01),12 h时5组间Arc阳性细胞百分率相比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684,P>0.05).RT - PCR、原位杂交结果显示:k252a注射组1h、3 h Arc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纯点燃组、DMSO对照组1h、3 h Arc mRNA表达量(P<0.01).6h时5组间Arc mRNA相比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252a能够抑制BDNF - TrkB 信号传导通路对Arc表达的诱导作用从而使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比较常用的四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MTLE/HS)中的优缺点.方法 106例顽固性MTLE/HS患者中23例行经皮层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23例行经侧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30例行前内侧颞叶切除术;30例行经颞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随访6个月-9年.采用Engel分级量表评价癫痫治疗效果,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四种术式在对癫痫发作的治疗效果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手术死亡,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经严格筛选的MTLE/HS,四种手术方式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相当,可根据个人手术经验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无框架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毁损术在治疗颞叶内侧癫痫中对神经心理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61名MRI阴性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全麻下行经额旁正中入路无框架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其中23例成人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6个月进行了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智力量表检测评分。结果回访时间14~82个月不等,EngelⅠ级31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19例,痫性发作消失率(EngelⅠ)51%。手术前受试者的平均记忆商数、平均智力商数都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中常值范围。术后一周较术前下降(P<0.05)的有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记忆商数,总智商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6个月以后受试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的有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记忆商数。右颞叶内侧毁损者言语智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毁损术术后早期存在记忆力及智力下降,但此类认知功能的下降程度较轻,且会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甚至较术前明显改善,远期来讲右侧手术者其语言智商改善更为明显。无框架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毁损术在神经心理学功能保留方面是可逆的、甚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