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2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08篇
口腔科学   212篇
临床医学   1419篇
内科学   47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3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25篇
综合类   3875篇
预防医学   1309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975篇
  17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28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它采用IP影像版(ImagrPlate,IP)代替传统X线摄影技术所使用的胶片增感屏。在整个CR系统中,IP板是成像系统的关键元件,是作为记录用的载体,其特点是可以重复使用,但不具备影像显示功能,且本身价格较贵,因此平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有。  相似文献   
62.
胃息肉是胃黏膜突起伸向胃腔的隆起性病变,在胃镜检查中检出率大多较低,约1.2%~5.0%。有研究显示胃息肉恶变率为1%~3%。普通内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息肉表面的一些黏膜结构,不能反映全部息肉状态而容易漏诊,而高清晰放大内镜可将病变放大至实体显微镜下观察的水平,从而显示息肉的组织学特征,易于观察到病变早期黏膜微细结构变化及微血管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3.
SARS发热门诊胸部X线摄影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的猖獗蔓延,对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医务工作者的高感染率,已经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由于发热病人的胸片检查已经作为SAR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放射技术工作者需要与病人面对面接触,处于“防SARS”战场的第一线,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发热门诊的胸部摄影检查任务,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是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4.
直接数字摄影(Direct Digtal Radiography)简称DR,是在C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是常规X线摄影的一大飞跃。与CR相比,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5.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1800例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结果,统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800例检查者中发现冠脉起源异常51例,发病率2.8%。包括右冠状动脉变异11例(21.6%)、左冠状动脉变异8例(15.7%)、左右冠均发生变异1例(2%)、单支冠状动脉1例(2%)、分支变异28例(54.9%)。结论:64层螺旋CT是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胸锁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胸锁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螺旋CT横断及三维重建技术证实的胸锁关节外伤28例。三维重建以横断面螺旋扫描为基础,层厚1-2mm,螺距为1。结果 胸锁关节外伤用胸部平片诊断局限性很大;普通或螺旋CT扫描图像又不够直观,有时易漏诊,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大大改善了胸锁关节外伤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论 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对胸锁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7.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立体视觉方法建立乳房体积测量系统 ,并探讨其准确性和精确程度。方法 通过采用两台CCD摄相机从两个不同视角观察乳房模型 ,运用激光投射仪和光栅获得计算机能识别的平行采样点 ,依靠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物立体测量技术 ,求取乳房模型表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 ,设计乳房体积测量运算模式 ,在Windows下编制程序 ,建立乳房体积测量和分析系统 ,应用所建的测量系统和水体积置换术分别对 12例乳房模型进行体积测量 ,并将两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观察其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系统测量乳房体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 ,测试空间范围为12 0mm× 14 0mm× 80mm ,特点是快速、非接触性和非侵入性。与水体积置换方法比较 ,P =0 .4 73>0 .0 5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 14 .0 2~ 7.0 8ml。结论 本系统可应用于乳房体积测量 ,简捷而且精确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并为软组织形态分析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放大内镜观察到的大肠粘膜腺管开口类型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方法2001年8月~2002年2月结肠镜检查139例大肠病变,采用内镜下粘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139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124例,进展期癌9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5例,ⅡC病变1例。LST直径10~50 mm,其中ⅢL型1个,Ⅳ型4个。本组放大内镜与病理、实体镜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有Ⅴ型腺管开口时则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重建方法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距为6,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shade surface display,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6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及MIP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三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6例术后出现渗漏,V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5例,三者中以VR显示最佳。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隔绝术后的转归变化,V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有利于主动脉病变的检查;V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VR技术应作为主动脉瘤内支架术后的首选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70.
整形外科医师的临床医学摄影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胜利  武军  王亚荣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307-1308
医学摄影作为医学研究的一种媒体技术,为医学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形象资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整形美容外科更需要在手术前后拍摄纪实照片,作为评价手术成功与否最直观的显示手段。由于整形外科的专业特殊性和从事医学摄影专职人员较少等因素,笔者作为整形外科医师自购摄影器材,在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从事医学摄影,现结合自己的摄影实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