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78篇
  免费   1806篇
  国内免费   1403篇
耳鼻咽喉   475篇
儿科学   376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1796篇
口腔科学   392篇
临床医学   7293篇
内科学   1855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709篇
特种医学   23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427篇
综合类   16343篇
预防医学   2296篇
眼科学   1504篇
药学   6397篇
  82篇
中国医学   6247篇
肿瘤学   433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952篇
  2022年   822篇
  2021年   1166篇
  2020年   1263篇
  2019年   1309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1089篇
  2016年   1208篇
  2015年   1490篇
  2014年   2502篇
  2013年   2579篇
  2012年   3338篇
  2011年   3532篇
  2010年   3441篇
  2009年   3318篇
  2008年   3584篇
  2007年   3377篇
  2006年   3080篇
  2005年   3315篇
  2004年   2763篇
  2003年   2804篇
  2002年   2227篇
  2001年   1951篇
  2000年   1535篇
  1999年   1205篇
  1998年   1121篇
  1997年   867篇
  1996年   822篇
  1995年   612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5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行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腿痛VAS评分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80.36±12.34)min;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2~15个月.患者术后即刻及各随访时期的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2.9%.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显著,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2.
李驰  郭中华  杨锐  胡杨 《颈腰痛杂志》2021,42(5):657-659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22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随访3年以上,将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5°以及<5°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并经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结果 224例患者术后再发后凸畸形40例,发生率17.86%,平均丢失角度(7.02±1.21)°;两组年龄、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AVH)、伤椎植骨、后凸Cobb角(Cobb angle,CA)、功能锻炼、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H<50%(OR=2.811)、伤椎未植骨(OR=2.322)、功能锻炼不合理(OR=2.130)、CA>30°(OR=2.785)、年龄>60岁(OR=2.105)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易再发后凸畸形,受到AVH、伤椎植骨、CA、功能锻炼、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王帅  潘琦 《颈腰痛杂志》2021,42(5):705-707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患者术后疼痛感增加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单节段MIS-TLIF手术的22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将术后VAS评分≥5分者视为疼痛增加,对其相关的潜在因素使用误差方差稳健性较好的双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双变量分析中,年龄≥50岁(RR=1.53,P<0.001)、术前VAS评分≥7分(RR=1.59,P=0.013)、手术时间≥110 min(RR=1.46,P=0.006),均与MIS-TLIF术后疼痛增加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50岁(RR=1.36,P=0.012)、手术时间≥110 min(RR=1.49,P=0.016)和术前VAS≥7分(RR=1.28,P=0.041),均是单节段MIS-TLIF术后疼痛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年龄≥50岁、手术时间≥110 min和术前VAS≥7分,均是单节段MIS-TLIF术后疼痛感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早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开放TLIF组和MIS-TLIF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椎间盘前方高度(anterior disc height,ADH)、椎间盘后方高度(posterior disc height,PDH)、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平均椎间盘高度(mean disc height,MDH)、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 MIS-T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T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ADH、PDH、MDH和SI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开放TLIF组患者ADH、PDH和SI均显著高于MIS-TLIF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TLIF和MIS-TLIF在改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方面效果相近;MIS-TLIF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开放式TLIF对恢复术后早期ADH和SL的效果优于MIS-TLIF.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颈椎椎旁肌群体质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招募218名21~59岁的成年女性进行颈部定量CT(QCT)检查,测量C6椎体骨密度(BMD)及C6椎体中心层面椎旁肌群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平均CT值。检验样本正态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样本均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重复性。使用偏相关分析研究颈椎椎旁肌群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C6水平椎旁肌群CSA与年龄(r=0.142,P<0.05)、体质指数(BMI)(r=0.575,P<0.01)呈正相关关系,椎旁肌群密度与年龄、BMI无显著相关性。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179,P<0.01),与BMI无显著相关性。控制年龄、BMI因素,C6水平椎旁肌群CSA与BMD无显著相关性,平均CT值与BMD呈正相关(P<0.01)。结论中青年女性颈椎椎旁肌群脂肪浸润程度与BM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MLBO)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MLBO行SEMS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大承气汤组38例,聚乙二醇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治疗,在后续治疗时,大承气汤组口服大承气汤(1袋,125 mL/次,2次/d),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舒泰清,A剂+B剂各2袋/次,饮用水冲调至125 mL/次,2次/d),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镜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水肿程度等差异。结果:大承气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为6(5,7) d,低于聚二乙醇组的8(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承气汤组限期手术的腹腔镜率为65.8%,高于聚乙二醇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大承气汤组在造口率(21.1% vs 50.0%)及并发症发生率(15.8% vs 40.0%)方面亦优于聚乙二醇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2),但大承气汤组的病理组织水肿程度比聚乙二醇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提高MLBO放置SEMS后限期手术的肠道准备效率及质量,提高腹腔镜成功率,并明显降低限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在成人-成人或成人-大体重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的4例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劈离式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预后。结果4例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受者包括3例成人和1例大体重儿童(45 kg),年龄范围14~48岁,体重范围45~61 kg,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别为21、12、41和30分。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0.85%~1.35%。冷缺血时间457~650 min,手术时长460~575 min。4例患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顺利,均未出现小肝综合征。随访至术后6个月,其中1例出现胆道吻合口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胆道狭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后反复胆道感染;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完全右半肝-左半肝劈离式肝移植。  相似文献   
998.
朱成明  覃文杰  石展英  李兵  胡居正 《骨科》2021,12(6):578-580
肩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大关节脱位,双侧肩关节脱位临床较少见。癫或其他任何惊厥发作,极度创伤和电击伤,穿脱套头衣服或举重动作不当都可能造成双侧肩关节脱位,滑水、骑摩托车或骑马损伤等高速运动也可能造成双侧肩关节脱位。双侧肩关节同时脱位存在隐蔽性,临床上易漏诊,除了合并肱骨或肱骨近端骨折,还需关注肩关节脱位是否合并有大结节或喙突骨折以及腋窝神经损伤。老年病人在发生肩关节脱位时要关注急性肩袖撕裂导致肩前方不稳定,年轻病人还需要关注是否合并Hill-Sachs损伤。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重视此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内推髌骨、护膝佩戴及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结果24例行膝关节穿刺抽吸血肿,平均抽吸血量为20.6 ml。初次发病后平均随访时间3.9年。1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62例中54例无髌骨脱位复发,8例复发;其中3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该5例中有2例未遵医嘱康复锻炼,遵医嘱康复锻炼后无再脱位);另外3例髌骨再脱位3次以上。再脱位3次和4次后考虑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骨脱位软组织联合手术后随访3.1年无再脱位。随访患儿平均Kujala评分为93.4分。结论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大部分患儿长期随访效果好,但对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要求较高,临床诊疗中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再脱位超过3次以上可考虑伸膝装置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