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内推髌骨、护膝佩戴及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结果24例行膝关节穿刺抽吸血肿,平均抽吸血量为20.6 ml。初次发病后平均随访时间3.9年。1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62例中54例无髌骨脱位复发,8例复发;其中3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该5例中有2例未遵医嘱康复锻炼,遵医嘱康复锻炼后无再脱位);另外3例髌骨再脱位3次以上。再脱位3次和4次后考虑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骨脱位软组织联合手术后随访3.1年无再脱位。随访患儿平均Kujala评分为93.4分。结论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大部分患儿长期随访效果好,但对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要求较高,临床诊疗中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再脱位超过3次以上可考虑伸膝装置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儿童骨骼强大的塑形能力使保守治疗成为胫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闭合复位长腿石膏固定6~8周,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只有当骨折非常严重,经保守治疗仍存在超出骨骼塑形能力之外的畸形,或骨折不稳定,对线对位无法由石膏外固定维持时,特别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或存在复合损伤时,才会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而且尽可能通过微创的手术方法来解决问题.最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出现[1]的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ESIN)内固定技术具有微创、住院周期短、骨折愈合快、无需石膏固定、可早期负重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儿童胫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46例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全组患者46例,共47膝(1例为双侧先后发病)。其中女28例,男18例,左侧20例,右侧25例,双侧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平均10.83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MRI证实为外侧盘状半月板伴损伤。临床表现:弹跳9膝,交锁6膝,疼痛27膝,伸直受限35膝,股四头肌萎缩32膝,关节线压痛29膝。手术采用脊麻,高位前外侧入路放置4.0mm镜头并作为入水口,高位前内侧入路放置操作器械,必要时添加1~2个辅助工作入路以利于手术操作。术中发现Watanabe分型完全型41例,不完全型4例,Wrisberg韧带型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水平裂26例,混合裂15例,斜裂5例,瓣状裂1例。采用碟形手术原则用兰钳及刨削器对盘状半月板行蚕食手术。Wrisberg韧带型2例完全切除,次全切除8例,成形手术37例,将半月板修整成为近乎正常的C形,并保留边缘4mm。术后术前有伸直受限的患儿予长腿直伸石膏筒固定2周后改为膝关节支具,其余患儿术后直接用膝关节支具保护,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最长随访期2年,最短6个月。术后创伤性关节疼痛3d左右消失,肿胀2周左右消失,关节全方位活动恢复约在术后2~4周,膝关节伸直受限在术后4~6周完全恢复,股四头肌萎缩随之改善。膝关节支具保护8周去除后,患儿恢复日常行走,疼痛、交锁、弹跳症状未再出现,术后半年均投入正常体育活动。无一例发生止血带并发症。结论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就诊时多已较重,及时诊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损伤以水平裂多见,关节镜下蝶形成形手术是目前公认最好的治疗手段。根据儿童的特点,应尽可能地使保留的半月板具有正常半月板的形态和功能以防日后关节提早退变。选用合适的器械也有助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4.
足外展支具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足外展支具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王志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蔡海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蔡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陈博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杨根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上海市200127~~~~~~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单根弹性髓内针治疗青少年掌骨骨折的指征、方法,并与其他方法作比较,评价其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根弹性髓内针技术治疗的掌骨骨折2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5岁,第5掌骨颈骨折15例,第4、5掌骨颈骨折3例,第2、第4掌骨体骨折各1例,第5掌骨体骨折3例,第4、5掌骨体骨折2例,第1掌骨底骨折1例.右手23例,左手3例.所有患儿掌骨骨折符合正位片成角>10°,斜位片成角>40°,纵向短缩超过2 mm,或伴有骨折端旋转畸形.对此26例患儿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术,术后手部功能位石膏3周.术后3个月拔除弹性钉.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最长2年2个月,最短3个月.从患儿X线片表现,临床检查结果(客观指标),患儿对手术的满意度(主观感觉)3方面对结果进行评价.所有患儿掌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无一例存在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未发生掌骨头缺血坏死,无慢连接或不连接,术后3个月均能顺利拔除髓内针,无再骨折发生.主动及被动活动度(ASSH-TAF-score)均能达到>220°,抓握力(Vernier-Dynamometer)与健侧对比,无一例发生手指或手抓握力的丢失,感觉功能良好.患儿对手术的满意度参照MHQ,均未出现轻度以上疼痛,对手外观满意,对手功能非常满意.26例患儿均未发生感染,仅1例有轻度针尾激惹.结论 青少年骨骼塑形能力丧失,对有成角移位的掌骨骨折应当积极地采取手术治疗,与克氏针和钢板相比,单根弹性髓内针治疗青少年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复位、避免感染、无需额外固定或理疗、功能恢复完全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高位髁上骨折及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的方法及初步治疗体会.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对10例这两种类型的骨折采用了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男7例,女3例;左侧4例,右侧6例;年龄2~12岁.高位髁上骨折5例,交界性骨折5例;其中斜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6例.患儿均于受伤后24h内入院麻醉下行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上肢功能位石膏固定3周,3至6个月拔除弹性髓内钉.结果 所有10例患儿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获随访,随访期最短2个月,最长21个月.从影像学及临床两方面对患儿进行评价,测定所有患儿最后一次随访的Baumann角(平均71.1°,64°~78°)、肱骨前线(均通过肱骨小头中1/3)且与肱骨小头中轴的夹角(37.5°,35°~40°),均在正常范围.肘关节功能最短在术后1.5个月,最长在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无一例功能受限.未发生尺神经损伤,无针尾激惹感染,弹性钉固定稳定无移动,无骨折再移位.结论 高位髁上骨折及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应视作髁上骨折中的两种特殊类型,治疗上应与常规髁上骨折区别对待,利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这两类骨折可以获得较强的稳定性,且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钛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的儿童股骨骨折109例,以AO儿童长骨骨折分型为31-M/3.1的股骨转子间及分型为32-D/5.1的转子下骨折共17例(均为单侧),其中的13例患儿(男9例,女4例)接受了钛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体重15.3 kg。术后予以髋人字石膏固定6~8周,术后6~8个月拔除髓内钉。术后随访患儿的骨盆正位片、双侧髋关节活动范围、双侧股骨颈干角及双下肢长度,并予统计学分析。计算13例患儿重量指数并与正常标准曲线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儿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无一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骺板早闭、髋内翻和患肢短缩等并发症。13例患儿的重量指数均位于同龄标准曲线的P50周围及其以下。对患、健侧髋关节活动度及颈干角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钛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年龄、非肥胖儿童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足外展支具及其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2000-01/2003—05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对48例(60足)小年龄(5d~6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施行保守治疗,采用Posenti方法给予连续石膏矫形加皮下跟腱切断术,最后均佩带足外展支具。前3个月全天使用,以后仅在睡眠时使用,疗程2年。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期14.68个月。从临床表现、X射线的数据测量进行评估,结果满意,患儿的临床Dimglio评分类型,46例TypeⅠ型,2例TypeⅡa型。X射线平片的数据变化中开始治疗的年龄、支架开始使用时的距小腿(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支架使用的时间无关联,支架开始使用的年龄对距小腿关节最大背屈角度和胫跟角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外展支具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保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预防畸形复发,巩固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Ш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 :本组共 3 6例 ,均为GartlandШ骨折。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 ,因对位不理想或骨折不稳定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内侧进路 ,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 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 ,石膏固定 4周。结果 :2 7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除 1例提携角较对侧有 10°以上改变 ,1例肘关节伸屈受限范围 >15°外 ,其他肘关节活动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 :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Ш肱骨髁上骨折 ,方便了直视下内侧髁的准确对位 ,避免误伤尺神经 ,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 ,隐藏了切口 ,达到美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 Ⅲ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介绍采用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共36例,均为Gartland Ⅲ骨折.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因对位不理想或骨折不稳定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内侧进路,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石膏固定4周.结果27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除1例提携角较对侧有10°以上改变,1例肘关节伸屈受限范围>15°外,其他肘关节活动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方便了直视下内侧髁的准确对位,避免误伤尺神经,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隐藏了切口,达到美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