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15篇
  免费   6539篇
  国内免费   2191篇
耳鼻咽喉   447篇
儿科学   2811篇
妇产科学   1403篇
基础医学   4155篇
口腔科学   1040篇
临床医学   33580篇
内科学   14081篇
皮肤病学   1787篇
神经病学   991篇
特种医学   37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5篇
外科学   11551篇
综合类   60673篇
预防医学   37981篇
眼科学   2289篇
药学   30625篇
  333篇
中国医学   10732篇
肿瘤学   1362篇
  2024年   953篇
  2023年   3653篇
  2022年   2770篇
  2021年   4134篇
  2020年   4836篇
  2019年   4913篇
  2018年   2324篇
  2017年   5158篇
  2016年   4726篇
  2015年   6480篇
  2014年   11824篇
  2013年   11264篇
  2012年   13415篇
  2011年   13749篇
  2010年   12893篇
  2009年   11932篇
  2008年   13349篇
  2007年   12317篇
  2006年   11076篇
  2005年   11562篇
  2004年   9182篇
  2003年   8661篇
  2002年   7080篇
  2001年   6168篇
  2000年   4816篇
  1999年   3673篇
  1998年   3236篇
  1997年   3101篇
  1996年   2493篇
  1995年   2066篇
  1994年   1502篇
  1993年   1091篇
  1992年   857篇
  1991年   775篇
  1990年   640篇
  1989年   702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51.
目的研究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孕早期终止妊娠患者进行流产后关爱治疗的心里状态。方法选择在我院早孕行人工流产手术的HIV/AIDS患者40例,无精神疾患,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人工流产服务+心理评估)20例,实验组(PAC服务+心理评估)20例,测评两组患者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在进行PAC干预后SCL-9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AC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孕早期终止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通过临床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35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有4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3.76%。从49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比依次为64.29%、26.79%和8.93%。年龄≥60岁、造口、合并肠梗阻、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以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构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医院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最主要致病菌,其与多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基层医院护理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护理部应提升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度,展现护士长应有的管理作用,加大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和考核力度,将护理操作流程标准化,落实按时检查督促各项制度,不断进行质量改善.结果:通过相关的测评,医院整个护理团队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了解度有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执行各项操作程序,医院感染管理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对于防御医院感染的相关消毒、隔离举措得以有效实现.结论:充分展现护理部的作用,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6.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9-34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的2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25例,咳嗽14例,咳痰11例,身体乏力23例,腹痛14例,腹泻4例,盗汗4例,胸痛4例。给予结核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0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5例,给予非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后,结果显示在1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好转6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1例。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率较高,对其临床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对免疫力较差,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视觉质量变化,探讨其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中低度近视患者23例46眼行SMILE术,术前及术后24 h超早期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测量最佳矫正视力的全程视力(远视力5 m,中视力60 cm,近视力33 cm)、对比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及集合近点(NPC)和调节幅度(AA)。结果视觉质量主观问卷显示术后超早期主观视觉质量较术前下降(P=0.001)。术后裸眼视力(UCVA)明显提高(P=0.0001)。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远视力没有变化(P=0.096),而中视力和近视力均较术前下降(P=0.039,0.003)。术后CS、GS降低(PCS=0.0001,PGS=0.04),NPC、A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68,0.13)。结论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可获得预期理想远视力,但中、近视力尚未恢复。超早期中出现的异常视觉质量改变可能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区安全管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制定病区人员、环境、制度流程等安全管理办法并扎实落实, 确保病区安全。结果通过各项制度、流程的严格落实, 确保了病区安全, 无疫情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制定规范化病区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能有效避免疫情出现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