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侵袭性纤维瘤(AF)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及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老年AF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49岁。腹内型AF 6例,肿瘤均位于小肠系膜;腹壁型AF 1例;腹外型AF 15例,其中肿瘤位于胸壁4例,肩背臀部5例,头颈部6例。平均肿瘤直径为55 cm。切缘阳性者4例,分别位于头颈部2例、臀部1例、胸壁1例,其中3例患者术后行化疗/放疗。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共4例患者在我院手术后复发,均为腹外型AF。其中,复治者3例,切缘阳性者2例。中位复发时间为25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老年AF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初次手术疗效对老年AF患者至关重要,在尽可能保留器官组织功能的前提下确保足够手术切除范围。对于无法达到R0切除的患者,应考虑术后辅助治疗以控制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年龄>80岁的177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右半结肠癌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左半结肠癌组,肿瘤直径大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左半结肠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对8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且年龄≥80岁的3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10个协变量进行1:1匹配,最终12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患者与另外128例无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患者成功匹配。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5%(48/128)vs. 30.5%(39/128),P=0.235]。根据Clavien-Dindo外科手术并发症分级,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术后Clavien-Dindo Ⅳ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7.0%(9/ 128)vs. 1.6%(2/128),P=0.031]。手术局部并发症方面,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7.8%(10/128)vs. 2.3%(3/128),P=0.046],其它手术局部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手术局部并发症方面,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术后血液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10.2%(13/128)vs. 3.1%(4/128),P=0.024],其他非手术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不会增加8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风险。但需注意的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后血液循环系统并发症与吻合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针对此类患者,术前充分的评估、术后密切监测以及保护性造口的应用是保证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RPM)合并肝转移(L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CRS+HIPEC联合肝切除治疗的16例CRPM合并孤立L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男性6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2岁。全组患者接受CRS+HIPEC联合同步肝切除,肝脏转移瘤均获得完整切除。中位总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9个月。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及37.0%,1年及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0%及9.4%。6例(37.5%)出现轻度并发症(Clavien-Dindo Ⅰ~Ⅱ),4例(25.0%)出现严重并发症(Ⅲ~Ⅳ)。 结论CRPM合并孤立的、能完整切除的LM的患者接受CRS+HIPEC联合同期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可为患者带来一定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
Ruth Chadwick     
英国生命伦理学家Ruth Chadwick,在牛津大学以优生和基因工程伦理学方面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英国皇家社会科学学会、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和皇家医学会院士。曾主持由欧洲委员会资助的遗传筛查伦理学的EUROSCREEN项目以及基因组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并为法学、英语、传播、哲学间跨学科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遗传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其在《表观遗传学和个体化医学:前景和伦理学问题》的论文中论述了遗传学的发展使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可能性,并对其是否会引起伦理学问题进行阐述,还对表观遗传学知识融入个体化医学提出了见解。此外,她还回答了相关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第一版《应用伦理学百科全书》出版以来,世界发生了变化。千禧年和“9·11”后的情境使得应对恐怖主义变为重点,例如对生物识别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关注越来越多。然而不仅社会政治情境发生了改变,在科学领域,人类基因组测序、干细胞科学的展望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兴起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伦理学问题也日益具有全球意义。第二版百科全书处理了1998年的版本中没有或只略微涉及的问题。然而,它仍然保留了那些被视为“经典”的文章,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以反映对应用伦理学进路思考的进展。在这里,试图勾勒出这期间争论进展的主要趋势和途径。这些途径可分为三类,由于情境的变化,问题的变化和伦理学进路的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LPLND) in patients with lateral lymph node (LPLN) metastasis. 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combined with LPLND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s LPLN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stasis rules of patients with LPLN metastasi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rvival prognosis after LPLND was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02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LPLN metastasis were included. The common sites of LPLN metastasis were internal iliac vessels lymph nodes (n=68, 66.7%), followed by obturator lymph nodes (n=44, 43.1%), and common iliac vessels or external iliac vessels lymph nodes (n=12, 11.8%). There were 10 patients (9.8%) with bilateral LPLN metastases, and the mean number of LPLN metastases was 2.2±2.4, among which 16 patients (15.7%) had LPLN metastases number≥2. The 3-year OS (66.8% vs. 7.7%, P<0.001) and DFS (39.1% vs. 10.5%, P=0.012) of patients with LPLN metastases to the external iliac or common iliac lymph nod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with metastases to the internal iliac or obturator lymph node.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PLN metastasis to external iliac or common iliac lymph node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both for OS (HR=3.53; 95%CI: 1.50-8.31; P=0.004) and DFS (HR=2.40; 95%CI: 1.05-5.47; P=0.037). Conclusion LPLN mainly metastasizes to the internal iliac or obturator lymph node areas.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to the external iliac or common iliac lymph node cannot be improved by LPLND, and thus systemic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s often the optimal treatment option. © 2023,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近期收治的一例降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合并腹壁巨大缺损的多学科综合诊治过程。完整切除复发肿瘤的同时,采用大腿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腹壁巨大缺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