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56篇
  免费   3074篇
  国内免费   831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727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8962篇
内科学   1601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37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097篇
综合类   14930篇
预防医学   3504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5583篇
  89篇
中国医学   4819篇
肿瘤学   7897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902篇
  2021年   1216篇
  2020年   1411篇
  2019年   1293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1179篇
  2016年   1566篇
  2015年   1637篇
  2014年   2965篇
  2013年   3171篇
  2012年   3747篇
  2011年   4210篇
  2010年   3854篇
  2009年   3866篇
  2008年   3752篇
  2007年   3504篇
  2006年   3165篇
  2005年   2885篇
  2004年   2184篇
  2003年   1808篇
  2002年   1501篇
  2001年   1333篇
  2000年   899篇
  1999年   664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545篇
  1995年   422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痛结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痛结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 0例乳腺增生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 4 0例 ,口服痛结宁胶囊 ,每次 3粒 ,1日 3次。对照组 60例 ,口服维生素 E,1 0 0 mg,1日 1次。疗程 3个月。用 Ridit检验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2 1 .67% ,总有效率 88.75 % ;对照组治愈率 1 1 .67% ,总有效率 46.6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痛结宁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病程越短 ,疗效越好 ,延长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4例乳腺癌和24例腺瘤标本中Ang-2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腺瘤中Ang-2的阳性率为20.83%(5/24),C-erbB-2的阳性率为4.17%(1/24);在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2.77%(59/94),C-erbB-2阳性率为74.77%(70/94),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3)。Ang-2及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ng-2和C-erbB-2在浸润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髓样癌(P〈0.05)。结论⑴Ang-2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⑵检测Ang-2和C-erbB-2表达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为提高乳头内陷的治疗效果而进行手术方法改良。方法 自 1993年以来 ,采用一种新的乳头内陷整复方法—乳腺组织瓣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乳头内陷 12例 (11例双侧 ,1例单侧 )。结果 术后切口均 1期愈合 ,无乳头血运障碍发生。随访 1~ 3a ,无 1例复发 ,乳头感觉良好 ,形态满意。结论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 ,效果可靠 ,乳头形态好 ,无血运和感觉障碍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评价大块游离自体骨植骨治疗长骨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长骨囊性病变病人,进行病灶切除并大块游离自体髂骨或(和)游离腓骨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其中19例经过1-5年的随访,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骨愈合,局部复发率为11%(2/19),没有出现移植骨骨折,浅表感染率为5%(1/19),84%(16/19)病人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本术式具有适应证广,治愈率高,愈合迅速,操作简便等优点。为长骨囊性病变切除术中的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适应证。方法:对120例患者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传统的乳癌根治术复发率,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并不低于Halsted根治术。  相似文献   
86.
探讨乳腺囊纤维囊肿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比较两者疗效,将58例患者随访1-5年,手术与非手术均未发现癌变,无原处复发,认为对诊断明确的乳腺纤维囊肿,可进行穿刺抽液非手术治疗,经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后,可行药物治疗和做到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7.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MMP-9,TIMP-1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阳性染色率90.59%,MMP-9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P=0.03,P=0.02,P=0.004和P=0.0000,P<0.05,0.01。TIMP-1阳性染色率为78.82%,TIMP-1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浸润,转移及ki-67指数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结论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47例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及15例正常对照(包括5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癌旁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6.8%,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状况、绝经与否无关.对照组中无MDR1基因表达.[结论]乳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化疗耐药的评价指标,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胸椎旁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旁间隙阻滞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乳腺手术等。  相似文献   
90.
100例乳腺肿块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术前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了解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出 10 0例相关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乳腺肿块经穿刺细胞学检查的 10 0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瘤 91例 ,良性肿瘤 9例。恶性中 9例为假阳性 ,但其中 8例行了根治或仿根治 ;3例为假阴性。结论 :尽管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性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假阴性或假阳性 ,但临床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均较高 ,具有相对独特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