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8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64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53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362篇
内科学   250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9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709篇
综合类   5072篇
预防医学   58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62篇
  21篇
中国医学   545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992篇
  2007年   1005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21.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SD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方法:取18周龄和2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雄性SD大鼠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存在PTEN阳怀免疫反应产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也存在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但免疫反应产物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SD大鼠。结论: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高表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2.
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全主动脉夹层和狭窄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性 ,46岁 ,2 0 0 1年 1月 9日在排便用力时突感胸部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 7.2℃ ,心率 1 1 6次 / min,呼吸2 5次 / min,血压 1 71 / 99mm Hg。呼吸窘迫状态 ,唇稍紫 ,左上腹轻压痛。 EKG:S-T段抬高 ,急性心肌缺血表现。彩色多普勒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自升主动脉一直撕裂到双侧髂总动脉。立即予“硝酸甘油、曲马多”止痛、降压。入院第3天行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为 :马凡氏综合症 ,De Bakey 型主动脉夹层。入院第 1 0天行主动脉血管造影发现 :升降主动脉被假腔压迫而致严重狭窄 ,在升主动脉远侧…  相似文献   
2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对左心室功能衰竭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机械性循环支持疗法之一。本院近年收治6例行IABP的患者,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用超长带膜支架来封堵大破口治疗夹层合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对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腔内技术联合开腹手术等方法。结果 术后内漏3例,其中2例7 d后停止,1例漏血持续存在。3例主动脉创伤术后完全康复,余18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术后即时造影示瘘口已被完整覆盖,假腔无血漏入,内脏动脉等恢复真腔供血。18例中6例合并肠管缺血,3例合并肾动脉缺血,3例肠管缺血、肾动脉缺血,2例腹主动脉真腔完全被假腔压迫,以及2例合并下肢缺血术后均逐渐恢复,无脏器及肢体缺血坏死发生。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夹层行支架型人工血管封闭夹层破口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16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2.3月,1例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未继续加大,其余患者存活良好。结论 对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治疗,通过对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进行改进,并适当结合传统手术方法,使某些过去被认为不能够治疗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可得以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25.
我院自70年代以来,共收治马凡氏综合征16例,经二維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血管病变诊断明确的有11例。本文结合重点病例报道,讨论了本病常见的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及二、三尖瓣脱垂)的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26.
室间隔夹层瘤的超声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室间隔夹层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85~2005年超声诊断罕见的室间隔夹层瘤4例。超声主要取左室长轴、四腔心、五腔心、大动脉短轴及非标准切面,观察主动脉窦的形态及结构:如扩张窦瘤的大小、窦壁厚度、窦瘤破口的部位、窦瘤破口与室间隔之间的关系,主动脉窦瘤与室间隔夹层瘤之间交通口的大小,测量形成室间隔夹层瘤的大小及夹层瘤左、右室面的厚度,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心动周期夹层瘤与主动脉窦瘤血流动态变化,频谱多普勒测量窦瘤与室间隔夹层瘤之间的血流速度。结果4例室间隔夹层瘤均为主动脉右窦破人室间隔基底段,且均行手术治疗证实超声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夹层瘤可直接做出诊断,超声诊断价值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并可为外科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及孕妇,男多于女,一般多起病急,有剧痛、休克和多器官多系统的压迫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高。笔者对本院急诊科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急诊科实施早期诊断治疗,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是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病死率的关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2004年1~6月尝试用自体心包为4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主动脉成形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0.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优势。方法:本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Omnipaque,浓度为350mgI/ml,剂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5~30s。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25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传送至AW4.2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VR、MPR、MIP重建。结果:①11例患者的血管成像扫描时间为7~10s;②De BackeyⅠ型主动脉夹层3例,De BackeyⅢ型8例;③11例患者在VR、MPR重建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髂内外动脉以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主要分支的血管,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血管边缘无阶梯状改变;④11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开口、范围及内膜瓣的情况;⑤3例肠系膜上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有夹层表现;5例患者一侧肾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1例伴明显肾血供障碍;⑥11例患者均可以清晰显示真、假腔,4例患者假腔内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⑦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膨胀良好,其位置大小形态良好,原内膜破口被封闭,无渗漏现象,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或微创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