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6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12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1044篇
口腔科学   179篇
临床医学   731篇
内科学   121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442篇
外科学   3477篇
综合类   2027篇
预防医学   581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782篇
  8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66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32篇
  1975年   33篇
  1974年   19篇
  197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比较下颈椎三柱损伤后单独经关节螺钉固定(TAS)、经关节钉棒系统同定(TRS)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LRS)的三维稳定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C5/6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单独经关节螺钉(TAS组)、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TRS组)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LRS组)三种方法固定,在非限制性和非破坏性的实验条件下测试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结果:TAS组和TRS组在各方向的运动范同(ROM)和中性区(NZ)的均数均显著小于完整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前屈、后伸、侧弯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旋转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TRS在各个方向稳定性明显优于LRS组(P〈0.05)。TRS在前屈运动中的ROM和NZ与TAS组比较有所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伸、侧弯和旋转运动中,TRS组稳定性明显优于TA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颈椎三柱损伤选择经关节固定技术时以钉棒形式同定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2.
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60岁以上新鲜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单钉固定(46例)、多针固定(37例)、AO空心钉固定(7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55例)4种方法,对比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83.3%(140/162),股骨头坏死率19.1%(31/162),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5.9%(123/162)。其中空心钉组骨折愈合率94.9%(75/79),股骨头坏死率6.3%(5/79),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1%(72/79)。人工关节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1%(49/55)。结论 内固定手术对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有意义,AO空心钉固定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可作首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3.
廖怀章  刘绪银  孙燕 《中医正骨》2009,21(11):11-16
目的:考察经Lister结节穿针多针阶梯形排列髓内弹性固定的力学效应。方法:采用CT扫描与计算机图象处理相结合的建模方法,进行尺桡骨受力的3D有限元分析,对比无克氏针固定、多针固定、传统针固定3种状态下,尺桡骨干在压缩和弯曲两种外载荷条件下的受力状态。结果:受压缩载荷作用时,桡骨在产生压缩变形的同时,横向(X轴方向)也产生一定的位移,且随着压缩载荷的增大,横向位移(绝对值)增加;尺骨压缩时横向位移很小。未植入克氏针与植入不同数量克氏针的尺桡骨压缩时,横向位移差异明显。传统针固定和多针固定时,受压缩载荷的尺骨受力较均匀,且等效应力低;而桡骨的等效应力分布不均匀,在桡曲的中间段内外侧应力明显集中;植入克氏针后骨干受力有所变化,尤其是尺骨的等效应力值明显下降。在受到横向的弯曲载荷时,尺桡骨同时产生横向弯曲,其中间部分的最大桡曲位移量随着弯曲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外载荷作用下,无克氏针固定和植入克氏针固定的尺桡骨的最大横向位移有一定差别,并且弯曲载荷越大,无克氏针固定、多针固定、传统针固定的差别越明显。克氏针固定后,其最大等效应力下降明显,尤以多针固定下降最明显。随着横向弯曲载荷的增加,尺桡骨横向弯曲变形越来越严重,外侧表现出纵向拉应力。植入克氏针尤其是多针后,桡骨内侧最大的压应力(绝对值)和外侧的最大拉应力值均明显降低,桡骨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经Lister结节穿针多针阶梯形排列髓内弹性固定能有效分担外来载荷对尺桡骨的力学影响,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维持桡骨的生理曲度,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照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髓内钉组32例(35处骨折),根据AO分型,42A型11处,42B型18处,42C型6处;钢板组42例(45处骨折),42A型10处,42B型22处,42C型13处。平均伤后手术时间在髓内钉和钢板组分别为3d和3.5d。随访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活动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min,钢板螺钉组平均为93min。髓内钉组踝关节平均背屈度为13°(0°~20°),钢板组为11°(0°~20°);跖屈分别为41°(30°~50°),47°(30°~50°)。愈合时间髓内钉组平均为3.3个月,钢板螺钉平均为3.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髓内钉固定有1例出现旋转畸形,钢板组有3例出现成角畸形,均为胫骨远端1/3骨折。结论: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在16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的L1椎体上制作不完全爆裂骨折模型,分为两组,分别行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固定后的标本施加扭矩为4Nm的疲劳载荷共2000次,加载频率为0.5Hz,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正常、损伤、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固定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时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单节段固定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稳定指数(SPI)分别为0.78、0.80、0.92、0.83,双节段固定组SPI分别为0.88、0.89、0.95、0.85,在前屈方向单节段固定组明显小于双节段固定组(P<0.01);疲劳后,单节段固定组SPI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分别降低0.05、0.03、0.05、0.11,降低值均大于双节段固定组,且在旋转和侧屈方向有显著性差异(旋转:P<0.01;侧屈: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重建脊柱骨折即刻稳定性,效果无明显差异。在旋转、侧屈方向,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抗疲劳载荷效果优于单节段固定术。  相似文献   
36.
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结果所有患随访3~13个月,平均7.5个月。临床疗效评估:优7例,良3例,进步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保护血运、利于关节囊和肩袖修复、有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特点,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37.
Torsion of noncircular beams results in warping of each cross section. When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s are constrained to remain plane, the resulting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is different from what Saint Venant torsion (with warping) would predict. This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o the stress analysis of plated long bones subjected to torsional loadings. Analyses in which warping is not allowed predict incorrect stress fields in the plate and bone and overpredict the amount of stress shielding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plate fixation.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Cobb氏法)从26°恢复至5°,有5例恢复前凸8°~10°,神经功能恢复1.8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回复生理前凸的纵轴上纵向撑开力,更有助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39.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年1月~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100%,1年通畅率95.3%,3年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为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0.
股骨颈骨折粗细双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繁多。本文采用一粗一细加压螺纹钉,采用先进电阻应变仪方法,对股骨颈的应力分布规律在中立、外展、内收不同位置上施加50kg荷载压力.通过电阻应变计测定一耗一细两钉所承受拉、压应力优于其它内固定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