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75篇
  免费   3966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耳鼻咽喉   347篇
儿科学   1091篇
妇产科学   1426篇
基础医学   5044篇
口腔科学   913篇
临床医学   6088篇
内科学   7966篇
皮肤病学   324篇
神经病学   2009篇
特种医学   20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188篇
综合类   802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684篇
眼科学   406篇
药学   5896篇
  102篇
中国医学   1831篇
肿瘤学   186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1150篇
  2021年   2071篇
  2020年   1938篇
  2019年   1707篇
  2018年   1755篇
  2017年   1713篇
  2016年   1797篇
  2015年   1767篇
  2014年   3421篇
  2013年   3623篇
  2012年   3166篇
  2011年   3485篇
  2010年   2604篇
  2009年   2466篇
  2008年   2470篇
  2007年   2622篇
  2006年   2123篇
  2005年   1944篇
  2004年   1634篇
  2003年   1388篇
  2002年   1215篇
  2001年   1082篇
  2000年   932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728篇
  1997年   728篇
  1996年   691篇
  1995年   610篇
  1994年   592篇
  1993年   468篇
  1992年   507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76篇
  1988年   323篇
  1987年   262篇
  1986年   242篇
  1985年   315篇
  1984年   289篇
  1983年   174篇
  1982年   241篇
  1981年   209篇
  1980年   167篇
  1979年   145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107篇
  1976年   107篇
  1975年   1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变化的意义,为临床如何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脑栓塞、心功能降低等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院或门诊就诊病程超过1年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和非脑栓塞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动态心电图计数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固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 N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左房内径大小、I 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栓塞组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均明显快于非脑栓塞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脑栓塞组。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降低心室率对预防脑栓塞、左心功能降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在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利用数学模型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发病率。方法利用对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横断面调查获得有关数据,进行HIV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建立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数学模型,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计算HIV发病率。结论由模型及其分析得出HIV发病率为λ=3.5%。与由队列研究所获得的发病率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分布规律及探索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利用望诊、心脏听诊与超声检查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122个社区点的儿童进行监测,并对已确诊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5.91‰,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远县(P<0.01)。先心病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儿童母亲妊娠早期居住在装修1年内的居室;妊娠早期居室距马路距离<50 m;父亲饮酒。结论:①先心病是影响北京市儿童生存和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②为了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减少妊娠期妇女环境污染因素的暴露;同时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血脂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57名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其中RHR<70次/m in为A组(52例),RHR在70~80次/m in为B组(56例),RHR>80次/m in为C组(49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LVPWT、IVS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 I),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最大流速值(E)及A峰最大流速值(A),计算E/A比值。超声心动图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三组血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静息心率增加,血TC、TG及LDL-C水平升高,血HDL-C水平降低。三组患者LVPWT、IVST、LVM I、E/A比值及CIMT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静息心率增加,LVPWT、IVST、LVM I、CIMT增加,E/A比值降低。RHR与TC、LDL-C、TG、LVM I及CIMT呈正相关(P<0.05),与HDL-C和E/A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脂代谢异常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I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收治的50例肺部疾患(COPD)I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36例(治愈率72%)康复出院,无效的14例中有5例气管插管通气,有4例死亡。结论:COPD II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临床效果好,在护理上注意必要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的工作状况以及并发症的监护是无创通气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三峡坝区宜昌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宜昌市年龄≥35岁在该地区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5997人进行调查。结果:自报慢性病的高血压患病率11.5%;冠心病患病率2.5%;脑血管病患病率1.8%;糖尿病患病率2.1%;肿瘤患病率0.8%;近5年未健康体检率为65.3%;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低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关。结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人群保健意识淡漠;健康教育活动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起着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诱导人们建立科学合理地膳食结构和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控制慢性病唯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ims to repor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uterine cervix treated with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EBR) and high-dose rate (HDR) brachytherapy, using manual treatment planning. From 1975 to 1995, 237 patients with FIGO stages IIB-IVA and mean age of 54.31 years were treated. EBR dose to the whole pelvis was 50 Gy in 25 fractions. Brachytherapy with HDR after-loading cobalt source (Cathetron)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EBR completion with a dose of 30 Gy in three weekly fractions of 10 Gy to point A. Survival, local control, and genitourinary an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 In a median follow-up of 60.2 months, the 10-year overal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was 62.4%. Local recurrence was seen in 12.2% of patients. Distant metastases to the lymph nodes, peritoneum, lung, liver, and bone occurred in 25.3% of patients. Less than 6% of patients experienced severe genitourinary and/or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that were relieved by surgical intervention. No treatment-related mortality was seen. This series suggests that 50 Gy to the whole pelvis together with three fractions of 10 Gy to point A with HDR brachytherapy is an effective fractionation schedule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cancer of cervix. To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 newer device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may b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刺激速率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观察有缺氧病史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足月时的脑功能状态。方法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缺氧组:39例,有缺氧病史,除外其它听力及脑损伤高危因素;对照组:30例,无缺氧病史,无其他听力损伤高危因素。两组于纠正胎龄37~42周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声刺激速率为21.1/s、51.1/s和91.1/s,分析Ⅰ、Ⅲ、Ⅴ波的潜伏期、振幅、峰间期等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在60dBnHL刺激强度下,随刺激速率增加,各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峰间期均逐渐延长,振幅下降。在常规21.1/s时,缺氧组仅表现为Ⅴ波潜伏期和Ⅲ~Ⅴ峰间期延长;随刺激速率增加,不仅上述差异更加显著,而且Ⅲ波潜伏期、Ⅴ波振幅及Ⅰ~Ⅲ、Ⅰ~Ⅴ峰间期也表现出差异。结论有缺氧病史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足月时脑干功能仍存在异常,提高刺激速率有助于异常的检出,为更好地研究新生儿脑干功能状态及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对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1999-01-2006-06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及冷冻周期中仅有单个胚胎可供移植的共45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比较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与年龄、不孕时间、受精方式、胚胎卵裂球数、胚胎评分、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的天数及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的关系。结果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18.68%(85/455),无单卵双胎。妊娠与否(1)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2)与不孕时间相关,妊娠者平均不孕时间为5.53年,未孕者6.73年,P<0.01。(3)与移植时胚胎的卵裂球数目与评分明显相关,妊娠者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未孕组分别为(5.58±2.09)、(4.79±2.19)个;(2.31±0.69)、(2.56±0.73)分,P均<0.01。(4)与移植时胚胎的天数相关,第2(D2)、第3(D3)及第5(D5)天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58%,22.75%及26.47%。D3妊娠组所移植胚胎的平均卵裂球数及评分显著高于D2组、P<0.01;另外D5组胚胎达到囊胚的临床妊娠率为40%,而未达囊胚组仅20.83%。(5)IVF与ICSI的单胚胎移植结局无明显差异,临床妊娠率为IVF:20·25%(49/242)及ICSI:16·90%(36/213)。(6)新鲜胚胎(416例)与冷冻胚胎(39例)的单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27%和23.08%,P>0.05;冷冻组的平均卵裂球数明显多于新鲜胚胎组(P<0.01)。结论IVF-ET周期选择第3天优质胚胎或囊胚行单胚胎移植,可以达到较高的妊娠率并减少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