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9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853篇
内科学   57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392篇
综合类   1635篇
预防医学   623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675篇
  3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用脉冲震荡法(Impulse Oscilbmetry IOS)测定呼吸阻力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门诊及住院就诊有自觉症状,临床怀疑为支气管哮喘而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用IOS测定5~35赫兹震荡频率时的粘性阻力(R5-R35),5赫兹时的周边弹性阻力(X5),共振频率(Fres),阻抗(Zre),与常规通气一秒量(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1秒率(FEV1/FVC%)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FEV1比试验前FEV1基础值降低20%的同时呼吸阻力明显增加,且阻力增加较FEV1下降出现早,部分支气管激发试验通气功能阴性的患者而阻力增加。结论:脉冲震荡法为一种新型肺功能测定方法,用于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大大减少以往常规通气测定中的不足,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的患者在鉴别诊断上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经胸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激发试验(Dobu-UCG)评价犬冬眠心肌定量的方法学。材料和方法:成功建立冬眠心肌犬7条3~6个月后进行DoBu-UCG试验,测量Dobu-UCG后的心肌梗死区运动幅度(wall motion amplitude of area with myocardium infarction,MMI)和非梗死区心内膜运动幅度(wall mo-tion amplititude of areas with non myocardium infarction,MNMI)的比值(MMI/MNMI),以及试验后MMI/MNMI与试验前MMI/MNMI的差值(D值);并与实验后测量组织切片的冬眠心肌面积(the area oftotal alive myocardium,ATAM)和梗死区总面积(the area of total infarction myocardium,ATIM)的比值(ATAM/ATIM)进行比较。结果:Dobu-UCG激发试验后MMI/MNMI比值、D值分别与ATAM/ATIM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两者均高度相关(r=0.83~0.90,P分别为<0.05和<0.001)。结论:测量Dobu-UCG激发试验后MMI/MNMI比值,以及试验后、前MMI/MNMI差值(D)是定量梗死区内冬眠心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ltered radiobiological effect of simulative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SIMR) in cultured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cells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 Methods Single cell suspension of exponentially growing CNE-2 cells, a poor differentiated NPC cell line, was seeded and cultured for 12 hours, then the cells were irradiated in two different models by 6 MV X-ray beams at 3 Gy/min. In single fraction irradiation (SFR) model, cells were irradiated a single fraction of 0, 2, 4, 6 or 8 Gy within 0 to 3 minutes. In S1MR model, cells were irradiated 0, 2, 4, 6 or 8 Gy in 5 frac-tions with interval of 8.0-8.5 minutes between. Clonogenic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adiosen-sitivity. Cellular apoptosi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mRNA expressions of Bax and Bcl-2,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SFR group, the survival fraction in SIMR group was higher at all the dose levels. The values of α, β, D0 and Dq were higher in SIMR group than in SFR group. At dose levels of 2 Gy, 4 Gy and 6 Gy, The early and late apoptotic cells in SIMR group were lower than in SFR group (21.20%: 15.89%, F=18.51, P=0.020;13.00%: 10.20, F=15.67, P=0.040).The mRNA expression of Bax was upregula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both groups. Compared with SFR group, the mRNA expression of Bax in SIMR group was lower at all the dose levels (Mean value of 76.75% : 62.50%, F =36.57, P =0.000). Bcl-2 mRNA expression at every dose level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ean value of 29.25% : 29.75%, F=0.74, P=0.800). Conclusions Prolonged delivery time in SIMR model can decrease the radiobiological effects.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与单次注药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ASA(Ⅰ~Ⅲ )级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硬膜外麻醉耐受良好、年龄 70~ 94a的老年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结束时 ,Ⅰ组患者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或分次注入吗啡 1mg、氟哌啶 1.2 5mg ;Ⅱ组使用 0 .0 1%吗啡 +0 .0 5 %布比卡因 +0 .0 0 5 %氟哌啶 ,负荷剂量后接PCA .。在术后 2、4、8、12、2 4h进行随访记录 :①疼痛评分 (VAS法 ) ;②镇静评分 (Ramsay法 ) ;③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④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 :Ramsay评分及术后 2、4h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术后各时间VA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结论 :术后经硬膜外腔单次注药镇痛和自控镇痛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但PCEA使患者的血压、呼吸更平稳 ,并可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更能满足老年患者个体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
朗格汉斯细胞是存在于上皮组织中的一种抗原递呈细胞,在人体的防御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朗格汉斯细胞从表皮向引流淋巴结迁移的过程,亦是朗格汉斯细胞成熟的过程。朗格汉斯细胞的迁移和成熟在激发皮肤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抗原特异性致敏反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许多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抗甲状腺药物单次给药疗法及小剂量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7.
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218例病人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然后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根据ERCP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的影像学征象和特点,讨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时间为5~7S,优良图像为82.5%,合格图像为10,6%,差为6.9%。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对各类梗阻疾病的定位诊断率为100%,梗阻端形态,胆胰管之间的关系均可显示。病因定性诊断率为95.5%。结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不受呼吸运动影响,图像优质率高,扫描速度快,可显示各种疾病的胆胰管梗阻改变,对诊断较小的结石及泥沙样结石有较大的价值,诊断较早期胆管癌准确率高,可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笔者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2年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并在如何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可行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收率因为兴趣是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是促进人们求知欲的强大动力,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本专业课的关键。首先,教师必须讲好绪论课,说明医学遗传学在医学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任务。还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避免空洞,让学生切实了解这门课的重要性。学生越觉得这门课重要,就越有兴趣,学习自觉性也就越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相似文献   
49.
吴忠东  许力舒 《新疆医学》2004,34(3):141-144
房室正常顺序的电激动和机械活动、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同步性以及频率应答功能是心脏电机械活动的三个生理特点。目前提倡的生理性起搏就是为了使起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由于起搏器已在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功能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因此对生理性起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恢复和保持左、右室及室内电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50.
心电图(ECG)间隔Q波缺失是左心室疾病公认的标志。作者旨在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间隔Q波缺失的预后意义。 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总共包括134例老年CHF患者。提供临床和功能状态,记录标准12导联ECG,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多门核成像探测扫描(MUGA)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