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0篇
临床医学   363篇
内科学   3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12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3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1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1.1诊断要点及原则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对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1.2流行病学接触史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发病前1周内到过动物或人禽流感疫点。②有病死禽密切接触史。③与被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④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研究。1.3临床特点①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有低氧血症。但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这点在鉴别诊断上相当重要。在体…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布情况及相关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状况,为鄂州市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1年鄂州市3个区的4类场所,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同时采集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使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6、H7N9、H9N2抗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1年鄂州市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标本2 187份,检出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FluA)阳性标本645份,阳性率为29.49%;以H9亚型和H5+H9混合型为主,分别占50.39%和17.36%。鄂城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41%),梁子湖区最低(11.92%)。4类场所中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60%)。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中,清洗禽类污水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09%)。时间分布,第1季度(39.09%)和第4季度...  相似文献   
53.
呼吸道病毒感染多重、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多资料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中多种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等特点,并且近来新的致病性病毒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如人类偏肺病毒、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给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54.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在分类地位上与人的流感病毒一样。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差异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了16种H亚型(H1-H16)和9种N亚型(N1-Ng)。禽流感病毒根据其对鸡致病性的强弱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高达100%的死亡率,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温和的呼吸道疾病,但在混合感染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严重的疾病。近年来H5N1和H9N2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表明家禽是禽流感人畜传播潜在的中间宿主。这也使得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开展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掌握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理,不仅在病毒学、兽医学等学科上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公共卫生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5.
禽流感病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AIV)某些亚型的毒株感染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d,起病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2006年2月22号,广州市一家医院发现1名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白细胞数降低等发热肺炎症状,3月3日因治疗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 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C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a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 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7.
为研制禽流感病毒(H5N1)非结构蛋白1(NS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异性,本研究在分别表达了具有良好抗原性的A/Vietnam/1194/04(H5N1)-NS1和A/HongKong/486/97(H5N1)-NS1重组蛋白基础上,用A/Viet-nam/1194/04(H5N1)-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结合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通过竞争抑制实验对单抗识别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19株能识别4个H5N1-NS1蛋白不同抗原位点的mAb,亚类测定显示,5株为IgG2a、1株为IgG2b,另外13株为IgG1。这些mAb均与A/Vietnam/1194/04(H5N1)-NS1和A/HongKong/486/97(H5N1)-NS1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免疫荧光检测均与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有交叉反应,而与B型流感病毒无交叉现象。表明成功获得特异性针对H5N1-NS1蛋白的mAb,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NS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禽流感H9亚型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获得特异针对禽流感H9亚型血凝素单克隆抗体。方法:以H9N2亚型病毒制成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取细胞上清用HI筛选。结果:共获得9株稳定分泌针对血凝素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广谱性和特异性鉴定,所有单抗株均能与所有检测的82株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不同禽源H9亚型流感病毒大部分分离株反应,且所有单抗株均不与非AIV-H9病毒反应,而其中一株(8E6)能与所有检测的H9亚型病毒株反应。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其中8株单抗能与AIV的Mr为75000处反应,表明是针对AIVH9HA的单抗。结论:本试验获得9株广谱性特异性很好的单抗,特别是8E6株;这些单抗株为以后作病毒抗原性位点分析、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试剂。  相似文献   
59.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一种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畜共患病毒。自2013年我国出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型AIV病例以来,人们对该病毒产生了担忧与恐慌。AIV在全球广泛传播,人感染不同型别AIV事件也持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与药物,疫苗成为最有可能预防控制病毒传播的手段。现有针对H7N9型AIV的兽用与人用疫苗种类繁多,其中,4类人用H7N9型AIV疫苗已经率先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主要包括了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及DNA疫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因为暂无上市的人用AIV疫苗,所以其真实效力不得而知。此外,现有的流感疫苗在人群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但对H7N9型AIV并无交叉抗体反应。本文回顾AI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职业暴露人群调查与防控策略、H7N9型AIV疫苗及H7N9型AIV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讨论尚存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控制AIV在全球的蔓延提供防控策略与方针。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制备抗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特性鉴定。方法:分别用甲醛灭活的和TritonX-100裂解的AIV H9N2及AIVNP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及克隆化,建立能稳定分泌抗AIV NP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mAb的效价采用间接ELISA测定,用交义反应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Ab的特异性。结果:经细胞融合、筛选及克隆化,间接ELISA法测定,mAb共得到6株能稳定分泌抗禽流感病毒NP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F4、1C3、1G11、1C2、1D10及2E7。1G11、1D10腹水的ELISA效价最高,分别为2^-13和2^-14。交叉反应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明,两株mAb的特异性良好。结论:其获得6株抗AIVNP的mAb,其中2株mAb1C11和1D10的效价最高,特异性良好,为AIV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