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8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63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560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711篇
内科学   905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519篇
综合类   2813篇
预防医学   65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996篇
  3篇
中国医学   702篇
肿瘤学   139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12.
氧化砷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氧化砷对移植性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 (1 8× 10 7)接种入小鼠腹腔。对照组注射NS(0 8mL) ,余组用氧化砷 (1,2 ,3μmol/L)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共 10日。结果 :第 10天腹水细胞计数 ,1,2和 3μmol/L组瘤细胞锐减 (P <0 0 5 ) ,但第 16天腹水肿瘤细胞急骤增加。结论 :氧化砷对腹水肿瘤细胞有暂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脂质体介导p53基因对腩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肝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将载有人野生型p53-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p53,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3B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p53对HepG3B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通过观察细胞生长曲线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的凋亡指数发现,HepG3B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可在HepG3B细胞中表达,且明显抑制该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系统是为临床病理细胞学的诊断而研发的一个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是辅助病理学工作者在临床病理细胞学方面诊断的一个工具型软件。该软件是将计算机图象识别技术应用于病理细胞学的诊断方面,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缩短诊断时间的目的。方法根据临床病理细胞学的诊断要求,软件对细胞涂片上的细胞图像进行逐点扫描、单个分离、参数提取和判别比对等处理环节来完成整个识别过程。在建立肿瘤细胞特征库方面,采用了计算机具有的“学习”功能,通过在使用中不断地“学习”和记录肿瘤细胞特征数据来逐渐充实和完善细胞特征数据库的数据,从而使判别精度得以逐步提高。结果本系统现阶段对临床细胞学中分离细胞的数十例细胞图像进行实验性检测,识别命中率达到60%左右。结论临床病理细胞学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建立,对极大的减轻病理学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诊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优点,目前还只是在细胞学方面所做的一个实验系统,对实际应用尚待进一步改进,相信在今后不断的改进中可以成为临床病理细胞学诊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印度国立生化研究所科学家研究发现,眼镜蛇等毒蛇的毒液中含有的蛋白素,在治疗癌症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  相似文献   
17.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后HepG2细胞的ATM磷酸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HepG2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磷酸化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持续低剂量率(8.28 cGy/h)照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结果持续低剂量率照射30 min后,ATM即已发生磷酸化,持续照射6 h时,ATM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弱。使用Wortmannin抑制ATM磷酸化后,降低了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肝癌细胞的存活分数。结论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中后期ATM磷酸化减弱,提示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具有增加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al,VZV)引起的儿童期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与成人期带状疱疹病毒为同一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Ⅲ型,有双股DNA核心.外包蛋白质包膜,包膜具有抗原性。病人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时可有2次感染甚至表现为全身播散性水痘。孕妇患水痘可累及胎儿,妊娠合并水痘发生率为0.1‰-0.7‰。是少见的传染病。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2月收治3例妊娠合并水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可由电离辐射诱导,使得转导基因的表达可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调控,由此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TK)在胰腺癌细胞中高效表达,提高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效率,本研究旨在观察辐射调控下的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