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6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45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952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4786篇
内科学   98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90篇
特种医学   17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642篇
综合类   7343篇
预防医学   1244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2490篇
  36篇
中国医学   3448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259篇
  2013年   1297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2058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784篇
  2008年   1835篇
  2007年   1885篇
  2006年   1841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68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变异的探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变异情况,防止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4例,其中男452例,女272例。对术中发现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37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5.1%。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全部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仔细探查及分离突出髓核周围神经根发出情况.确定有无神经根变异是防止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生神经根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2.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可能与纤维环内层和髓核缺乏血运有关。感染后,患者体温多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三四周后X线平片才显示感染间隙变窄。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监测手段,众多学者曾将血沉作为椎间隙感染的筛选和监测指标。因为引起血沉加快的临床因素较多,血沉在感染中的诊断作用已受到质疑。通过对C-反应蛋白(CRP)进行监测,证实CRP是急性相蛋白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3.
患者女性,73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剧烈放射样疼痛,伴大便排不尽感及小便失禁3周。在当地医院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T12~L1锥体水平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病变内有大量异常增生的血管团块,未能切除而关闭切口,转入我院治疗。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右侧腱反射减退,双下肢痛觉过敏,鞍区感觉减退。胸腰椎MR/显示T12-L1锥体水平脊髓圆锥内一类椭圆形,边界尚清,异常信号影,T1W呈稍高信号、T2W呈不均匀高信号,肿瘤邻近区域可见不规则点、线状的血管流空影,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DSA检查见动脉期L1.2锥体水平椎管内造影剂的异常浓集区域,主要由左侧第12肋间动脉供血。手术取原切口进入,剪开硬脊膜,见脊髓背侧团块状迂曲的引流静脉,并在引流静脉腹侧可见棕黄色实质性肿瘤,位于圆锥右侧方的软脊膜下,椭圆形约2cm,与脊髓边界较清晰,血供丰富,手术首先切断来源于脊髓腹侧的供血动脉,然后沿边界小心分离肿瘤,边分离边电凝缩小肿瘤体积,肿瘤与数根马尾神经根粘连,小心剥离保留马尾神经,最后离断肿瘤引流静脉,全切肿瘤。病理报告:肿瘤大体呈花生米粒大小,灰褐色切面,镜下见片状分布小血管,其间夹杂瘤细胞,胞浆泡沫状,核圆,居中,免疫组化S100(+)、Lyso(+)、GFAP(-)、EMA(-)、CD34血管(+),病理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神经根性疼痛明显减轻,二便控制良好,复查胸腰椎MRI示肿瘤消失。  相似文献   
24.
手术后椎间盘炎是脊柱外科手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临床症状严重,治疗措施不理想,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临床中我们应用高压氧治愈2例(1例为脊柱滑脱手术后),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Jerry  A.  Shields  Ralph  C.  Eagle  Jr  Carol  L  Shields  Brian  P.  Marr  李学民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6,18(1):33-39
众所周知,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常伴有结节性硬化的表现。视网膜星形细胞瘤一般是发生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无蒂轻度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可以是单侧发生,也可以是双侧发生。可以单个病灶,也可以多个病灶。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有钙化,也可以没有钙化。视网膜星形细胞瘤相对固定的伴有眼内结节性硬化,很少表现为浸润性增长。在很少的情况下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可以表现出浸润性增长,造成局部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曲安奈德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勉  叶蜀新  王攀  余游  蔡建平 《四川医学》2006,27(8):838-839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留置椎管内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36例,均行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于术侧隐窝留置曲安奈德10-15mg,随机选择22例原切口引流,另22例另开引流口留置引流管;对照组常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全组病例均留置引流管1d。研究组病例术后只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对照组病例术后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同时加用地塞米松20mg治疗3—5d。术后卧床1周。结果 研究组病例44例总有效率97.7%,远期效果一致,但术后短期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5%。结论 椎管内留置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在术后留置引流管如避免作原切口引流,使用还是相当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7.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该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医疗花费巨大。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是腰椎融合术,但术后由于相应节段运动功能丢失以及融合时造成的局部结构损伤,可导致相邻上下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进而产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甚至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喉显微手术治疗喉良性病变的效果及麻醉选择.方法 86例各种喉良性病变患者在高频通气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 86例患者经6个月~2年不等的随访,72例发声功能正常,14例发声功能好转,会厌囊肿及乳头状瘤无复发.结论 高频通气全身麻醉较无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安全性高,同普通插管全身麻醉相比,具有无喉内损伤、视野清、不影响操作等优点.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喉良性病变的主要方式,显微镜下及鼻内镜监视下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自己所在医院及科室的条件开展手术,不必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及CT引导下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进行评估.在CT引导下对45例患者中的4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造影和疼痛激发试验,并按Dallas椎间盘造影分级系统(DDD)测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与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Modic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 x^2=43.326,P=0.000),与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 x^2=27.858,P=0.000);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与CT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退变Dallas分级也呈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腰椎终板Modic退变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密切相关,而与椎间盘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终板Modic退变可能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患儿,女,7岁,车祸伤约2小时急诊入院(其母代诉)。2小时前患儿随母在公路边行走时被突然驶来的三轮车撞倒,三轮车后轮经胸而过。伤后即送本院就诊,门诊以胸壁挫伤之诊断收住院治疗。入院检查:急性痛苦病容,被迫端坐位,头部无异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唇面部发绀。颈部软,气管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