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6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1149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1718篇
预防医学   276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76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6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20例临床诊断为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尸检和活检脑组织,通过单纯疱疹病毒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和生物素标记单纯疱疹病毒DNA探针原位杂交研究,5例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结果说明:单纯疱疹病毒是国内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病原;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是诊断单纯疱疹脑炎的两种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为了探讨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Ⅱ和V(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 ,β -1,4-GalT -ⅡandⅤ )表达定位 ,本实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 ,制备了正、反义 β -1,4-GalT -Ⅱ和Ⅴ地高辛标记的RNA原位杂交探针。 方法 :设计引物 ,提取小鼠脑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 ,得到 β -1,4-GalT -Ⅱ和Ⅴ基因序列 ,将其克隆到 pGEM -T载体。根据其多克隆酶切位点和Sp6及T7位置 ,分别酶切后作为转录模板 ,通过Sp6及T7RNA聚合酶 ,得到正、反义 β -1,4-GalT -Ⅱ和V地高辛标记的RNA原位杂交探针。检测标记探针的效价后 ,最后通过原位杂交分析标记探针的特异性和杂交效果。结果 :本实验得到了高效价的正、反义 β -1,4-GalT -Ⅱ和Ⅴ地高辛标记的RNA原位杂交探针 ,并表现出很好的杂交效果。结论 :正、反义 β -1,4-GalT -Ⅱ和VRNA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为进一步研究 β -1,4-GalT -Ⅱ和Ⅴ在组织中的表达 ,尤其在神经组织的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王瑞安  蔡文琴 《医学争鸣》1995,16(4):244-246
目的:建立敏感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肠调节肽基因的表达。方法:用体外转录法制备地高辛精(Dig)标记生长抑素cRNA探针,在4%多聚甲醛固定的胃、十二指肠和胰腺恒冷箱切片标本上进行了原位杂交。结果:杂交阳性部位呈紫蓝色,位于胞浆,背景浅谈,反差强烈。含生长抑素mRNA细胞与以前所报道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形态、分布均一致。结论:Dig标记cRNA探针原位杂交法敏感、简便、迅速、可靠,可用于  相似文献   
34.
如何对精细的染色体异常做出准确的核型分析,一直是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课题。应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G显带技术进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已经成为染色体异常的常规筛选方法。但其费时、费力,对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分析很不理想,难以自动化操作。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它只能检测已知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光谱核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胃肠组织损伤。方法 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AD168毒株静脉接种大鼠和新西兰兔,大鼠90d、兔30d后,检查动物胃、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和DNA片段。结果 接种病毒之部分动物出现食量减少、粘液性大便,胃粘膜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肠粘膜变性坏死,甚至有穿孔灶;在粘膜细胞中查到病毒抗原或DNA片段。结论 HCMV感染可以侵犯动物胃肠组织并引起该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MRNA在隐性感染大鼠各组织中的定位与分布情况。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汉坦病毒的MRNAcDNA为探针,与隐性感染大鼠的多种内脏组织进行原位分子杂交。结果:病毒MRNA主要分布在感染大鼠的肝脏,定位于受染细胞的胞浆,这与在死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尸检组织中的分布有所不同。结论:(1)肝脏是鼠类最易受汉坦病毒侵犯与寄生的器官;(2)汉坦病毒感染大鼠与人的机理有所不同,这很可能是大鼠感染汉坦病毒后不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剂量学中应用进展姜涛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早在六十年代,当染色体分析技术开始用于辐射剂量估算时,一些染色体工程学者就打趣说:“如果生物学家能将每一条染色体涂染成不同颜色,一切就将变得简单得多”。三十年后...  相似文献   
38.
电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旨在将细胞、染色体和病毒等的核酸分子定位与超微形态相互联系。本文就此项技术的原则,电镜样品原位杂交的类型,结合最新的电镜原位杂交的技术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指出,简化复杂的顺序,达到简便、精确、保持靶序列的自然定位和超微结构的细致清晰是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9.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行性。20例孕龄15-20周的孕妇外周血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制片、显微镜下识别并共计数NRBC及定位,然后行Y染色体的FISH检测。结果发现10例孕男性胎儿的孕妇外周血细胞涂片中每例均有阳性杂交信号出现;阳性率为60%(24/40)。10例孕女性胎儿的孕妇外周血细胞涂片中1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阴性率为95%(38/40),假阳性率仅为5%(2/40)。结果提示FISH法对于用母血中分离到的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异常的无创性产前遗传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以原位杂交法检测PPL13在人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用DIG标记的PPL13有义RNA探针及反义RNA探针与胎盘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反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3h,显微镜下可见胎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出现棕色沉淀物,滋养层细胞中未见棕色沉淀物;而有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24h仍无棕色沉淀物出现。结论:PPL13在人胎盘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提示PPL13可能与胎盘的屏障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