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6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548篇
内科学   17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04篇
特种医学   16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22篇
综合类   5186篇
预防医学   652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726篇
  25篇
中国医学   334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941篇
  2013年   1031篇
  2012年   1326篇
  2011年   1428篇
  2010年   1297篇
  2009年   1364篇
  2008年   1238篇
  2007年   1198篇
  2006年   1124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经皮介入诊疗血管径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岚  覃军 《海南医学》2002,13(12):127-138
前 言介入性诊疗的血管径路并发症指通过直接经皮介入的相关血管所发生的并发症 ,包括出血 (皮下瘀血、血肿、腹膜后血肿 )、血管迷走反射 (Vasovagalreaction ,VVR)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 ,PSA)、动静脉瘘 (arterioVenousfistula ,AVF)、动脉血栓形成 (arterialthrombosis,AT)、栓塞、(深 )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inThrombosis,DVT)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近年来 ,心导管术后血管径路并发症呈逐渐增多趋势 ,并逐渐演化成为心导管术…  相似文献   
32.
动脉瘤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计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的制做方法。方法:一类是靠破坏动脉壁结构加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产生。另一类是在动脉壁上移植静脉袋制成。结果:两类动物模型适于不同的研究范围,但都不能完全模拟人类颅内动脉瘤,满足研究的需要。结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制作还应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3.
脑血管造影术中动脉瘤再破裂临床上罕见 ,是脑血管造影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 2 0 0 1年 6~ 9月诊治3例 ,现报道如下。例 1 女 ,5 0岁 ,因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6h于 2 0 0 1年 6月 12日入院。入院神经系统查体 :神志清楚 ,躁动不安 ;右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颈部抵抗感明显 ,双侧克氏征阳性 ,余未见异常。颅脑CT扫描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急行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术 (DSA)。术中患者突然昏迷 ,并出现呼吸障碍。脑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复查CT ,发现动脉瘤再破裂…  相似文献   
34.
李风莲  周俊华  王莲 《齐鲁护理杂志》2002,8(4):297-297,F003
近年,冠状动脉介入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因此项技术需穿刺外周血管,若术后穿刺口护理不当易造成并发症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护理好穿刺部位极为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感到对术后24h内的穿刺口局部护理甚为重视,而对术后24h后及穿刺口周围部位的护理重视不够.现将术后30h穿刺口再出血并形成假性动脉瘤1例和腹膜后血肿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6.
动脉瘤发病急骤,以剧烈头痛为初始表现,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将护理程序运用到整个护理过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行手术治疗前的30例动脉瘤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并可导致血管扩张,形成动脉瘤,主要影响冠状动脉(供应心脏的血管)。该病好发于2~4岁的孩子,以男孩多见。在我国以7~9月份发病较多。因此,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病。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患儿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急性期的症状主要有持续高热不退、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干裂出血、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全身出现形态多样化皮疹、手足硬性水肿、潮红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上述…  相似文献   
3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及孕妇,男多于女,一般多起病急,有剧痛、休克和多器官多系统的压迫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高。笔者对本院急诊科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急诊科实施早期诊断治疗,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是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病死率的关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犬梭形动脉瘤(FFA)模型在采用生物膜包裹后1年期的血流动力学与组织学变化,探讨生物膜包裹的远期效果。方法对10只犬采用显微手术制作双侧梭形动脉瘤模型20枚。左侧用生物膜完全匹配包裹。右侧未包裹以作为对照,行DSA、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对照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术后1年时行活体解剖取标本。对照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所有模型均制作成功。FFA腔内为涡流,多普勒超声具有特征性的双相涡流频谱,造影剂滞留明显;对照侧术后1年膨胀性增大,并具有自发破裂的趋势。手术侧包裹后瘤腔消失。血流恢复为层流,超声频谱与颈总动脉一致,未见造影剂滞留,血管顺应性、弹性及舒缩状态与颈总动脉基本匹配;瘤腔与吻合口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改变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符。结论犬FFA模型是研究包裹治疗的理想动脉模型,采用生物膜完全匹配包裹,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技术检测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和正常动脉血管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有脑动脉瘤标本中均可见iNOS表达,而正常脑动脉标本中则未见其表达:iNOS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动脉瘤壁外膜和中膜的炎症浸润区的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胞浆内。结论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iNOS过度表达,继而合成大量的NO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