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34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50篇
综合类   656篇
预防医学   41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52篇
  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创建了一个联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破裂风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ATAAD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入院后首次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值,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 = 44)和存活组(n = 10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n-I值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ATAAD患者破裂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cTn-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及cTn-I被纳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上述因素创建的联合模型预测ATAAD破裂死亡的AUC为0.859(P < 0.05)。  结论  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ATAAD破裂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联合尿道括约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构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产后SUI组57例和产后非SUI组243例。收集三维盆底超声参数和SWE参数,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采用向后逐步回归,选择最小AIC值构建SUI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lsalva尿道漏斗形成、Valsalva膀胱颈位置、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厚度、产次、本次分娩方式为产后发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最小AIC值(357.3)对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3.116+1.358×Valsalva膀胱颈位置(1)+1.256×Valsalva膀胱颈位置(2)+1.541×Valsalva尿道漏斗形成-0.193×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Emean+0.595×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厚度+0.710×产次+0.922×本次分娩方式。以≥0.170为诊断截值,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达0.793(95%CI,0.72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临床中常用且简单的检测指标,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以便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方法   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0—2019年收治的19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入院24 h内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指标、血常规指标和血生化指标。使用SPSS 26和R 4.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R软件构建lasso-logistic临床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
  结果   199名患者中死亡率为62.31%(124/199)。lasso回归筛选出口服百草枯剂量、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凝血酶时间(TT)、白细胞(WBC)计数、血糖(GLU)、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是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剂量、WBC、SCr数值增加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HCO3-浓度增加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 = 0.811,P < 0.05)。百草枯中毒预测列线图模型的C值> 0.9,Calibration校准曲线中理想曲线与校准曲线高度重合。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整个阈值范围内预测模型都具有临床有效性。
  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高,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制作的百草枯中毒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城乡人口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探究我国城乡家庭医生服务覆盖情况,为家庭医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13—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25年我国城乡人口数和“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和相关卫技人员数。观察每 2000 服务人口标准下,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数和服务覆盖率。结果 2020—2025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到2025年增至98 831万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171 712人、848 324人、171 71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1∶4.94;2018—2025年我国城市“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35%。2020—2025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48 053万人;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447 672人、854 976人、447 67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1:1.91;2018—2025年我国乡村“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理论上2022年实现全面覆盖。结论 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加,但城市家庭医生缺口较大,应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增强家庭医生职业吸引力,缩小城乡全科医生薪资差距,优化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新生儿发生败血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建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7家附属医疗机构中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休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随机森林(RF)、分类回归树(CART)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预测模型,根据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339名败血症新生儿发生败血症休克,1 356名败血症新生儿未发生败血症休克。单因素分析筛选出31项差异指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12项独立危险因素。测试集中,logistic、XGBoost、RF、CART、A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 (0.809~0.903),0.861 (0.819~0.904),0.880 (0.838~0.922),0.835 (0.790~0.881),0.808 (0.756~0.860)。结论 本文构建的五种预测模型相对稳定,其中,RF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能为新生儿败血症休克提供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建立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至关重要。目的:构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可行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训练集)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模型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运用RStudio软件中的glmnet、pROC、rms等工具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并进一步绘制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对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同院行手术治疗的1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验证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的分析后,进一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此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9.18%(28/305);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森林图显示,术前住院天数、白细胞值、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钠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示拟合良好(χ2=4.57、P=0.803);对以上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均区分度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图形校准法、C指数、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校准曲线位于标准曲线和可接受线之间,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良好;④验证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形校准法、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构建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利用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筛选出高危人群,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甜  景慧  荆莉 《护理学杂志》2021,36(12):26-30
目的 分析与提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35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术后患者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基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和ROC曲线评估其准确度和区分度.结果 60例术后发生谵妄,发生率17.14%;高龄、术前NIHSS评分和术前焦虑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由3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谵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基本吻合,AUC=0.888.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高龄、术前焦虑及脑卒中倾向是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可提高筛选效能.  相似文献   
18.
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 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5 59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按7:3分为训练组(n=3 915)和验证组(n=1 680)。对训练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 训练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婚姻状况(HR 1.541,95%CI 1.182~2.010,P=0.001)、癌结节数目(HR 2.005,95%CI 1.483~2.710,P<0.001)、T分期(HR 2.076,95%CI 1.176~3.664,P=0.012)、N分期(HR 7.753,95%CI 5.349~11.238,P<0.001)、病理分化程度(HR 1.706,95%CI 1.098~2.652,P=0.018)、甲胎蛋白(HR 1.830,95%CI 1.313~2.550,P<0.001)是小肝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5(95%CI 0.778~0.832)和0.829(95%CI 0.791~0.868),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度,有助于外科医师评估患者远处转移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