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结合吉林省农村基层医学人才需求及我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进行"3+2"模式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人才培养内涵,并就相关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运用SWOT-CLPV方法深入剖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协同推进人才发展,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信息安全框架;社会资源协同,从资本和社会关系层面发挥“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1+1组合签约模式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调查54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情况、1+1+1医疗组合签约情况和签约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使用情况。结果 1+1+1签约者448例(82.5%)。签约者较未签约者参加免费体检和体重管理的比例显著增多(P均0.05)。2016年签约患者在2018年的月就诊次数、月就诊费用较2017年签约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6年签约患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2017年签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6年签约患者比较其签约后2年的月均就诊次数和月均就诊费用,发现每月在社区就诊的次数下降(P0.05)。2017年签约患者签约后每月在社区的就诊次数和就诊费用较签约前显著增多(P0.001)。结论 1+1+1组合签约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助手作用。方法 选取1 200例社区居民进行研究,均签约“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引入前、后签约家庭医生的利用情况、年就诊次数和月复诊次数等。结果 引入后,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有效利用率明显高于引入前,P<0.05。引入社区护士后居民就诊频次明显少于引入前次,月复诊次数明显低于引入前,P<0.05。引入社区护士后社区居民年均药费为(2 351.84±127.93)元明显少于引入前(2 579.72±226.41)元,P<0.05。引入社区护士后,签约居民满意度明显高于引入前,P<0.05。结论 社区护士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呈现从上市前审批向上市后监督,从最终产品质量控制向生产企业全过程监督转移的大趋势。作为医械质量的源头,除了监管部门依法对生产企业实施客观、科学、有效的监管外,企业也应主动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稳定生产、供应安全、有效的产品。"3+X"风险管理模式对于生产企业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研家庭医生助理岗位特点、服务项目及团队配置优化,提升团队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邀请上海市闵行AQ社区管理者和家庭医生11名、签约居民40名访谈;对家庭医生54名和助理39名问卷调查,调研助理制度实践、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等情况.结果 探索中的闵行社区家庭医生助理制度无统一规范和固定服务模式;大多为女性、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证数据检验家庭医生在健康与费用管理中的"守门人"作用。方法:2018年5—6月在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的某街道开展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有效问卷1745份。结果:签约居民在抽烟、酗酒、熬夜等健康行为自评健康管理成效中均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成效为好的有54.96%,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31.27%);在费用控制指标中,签约居民认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节省费用的占66.73%,而未签约居民仅为48.63%。结论: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的管理成效,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与实际医疗费用控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并分析其公平性.预测2019-2022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为优化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我国全科医生数量.[结果]2014-2018年我国全科医生总数及每万人口全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对象随机选取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分组,根据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应用时间对其分组,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未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50例患者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50例患者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低(P <0.05)。两组患者的管理能力比较,研究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遵医行为、情绪控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突出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管理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深圳市福田区1+N医联体下的不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查,了解1+N医联体模式下的全科医生团队发展现状。方法以文献、政策分析与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对福田区医联体模式下的1+N全科医生团队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福田区1+N全科医生团队在专人专岗负责医联体模式下整合诊疗工作,在绩效分配上由区政府按照家庭医生服务计划的财政投入机制整体拨付经费至医院,再由医院进行二级考核和二级分配。不同机构的全科医生承担着大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临床诊疗工作及附加服务。结论福田区医联体模式下的1+N全科医生团队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在界定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英国、美国、古巴3个国家的家庭医生制度运行机制和启示。提出我国应从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配套管理;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实施了家庭医生制“12345”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家庭医生团队的责任心、家庭医生的地位和工作效率,实现服务个性化,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家庭医生人员缺乏;双向转诊政策不到位;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化网络程度不全、不到位.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背景,指出新时期以医院和治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由此引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家庭医生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病症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解决病症的良药,以消除或缓解家庭医生制度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X"投诉管理模式的目的在于积极处理患者投诉,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文章论述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X"医疗投诉管理模式中"1"的基础性作用、"+"的创新即投诉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和使用、"X"部门处理投诉的专业化。为各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疗投诉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微信互动平台和移动工作平台的服务功能,将线上健康咨询、健康宣教、健康管理、移动签约、移动诊疗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构建基于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了为签约居民提供“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捷、高质量、个性化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远郊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单位认同感与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为制定更好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线上调查形式对2021年1月上海市金山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简称成员)开展调查,每个团队调查家庭医生、护理人员,公卫人员及其他助理各1人。共计抽取90个小团队360人。结果 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96.39%)。347名成员单位认同感总得分为(40.43±8.22)分,低认同感83人(23.92%),中认同感184人(53.03%),高认同感80人(23.05%)。不同学历、职称、编制及健康自评的成员对单位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位认同感总得分为(147.03±22.36)分,不同健康自评的成员健康自我管理得分、对单位不同认同感成员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科以下学历表现出更高的单位认同感;中级职称的高认同感较低;无编制的反而有着更高的单位认同感;健康自评状况良好的人员单位认同感高,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也更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关注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发布、收费标准、筹资渠道及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问卷对全国282个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41个城市已出台明确签约服务费标准及筹资比例的政策文件,147个城市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现执行签约服务费标准范围为5~150元(人·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个人缴费筹资占比分别为41%、39%和20%。结论:我国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已初步建立,针对现阶段筹资水平不高、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应在签约服务包基础上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明确付费方式,进一步探索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动的门诊按人头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各省(区、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现状,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从“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医保支付情况以及二者的结合情况,探究“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结果:各省(区、市)“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医保协议和经办管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医保支付覆盖总体情况较好,但限制条件较多;根据项目开展数量和医保覆盖水平,将各省(区、市)“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情况聚类为四种类型,并分类提出发展建议。结论: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申报审批流程,形成价格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医保支付管理,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20.
“1+1+4”管理模式是针对基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一种服务模式,通过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等,针对服务流程和缺陷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提升,并在同类机构中进行推广。本研究显示“1+1+4”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对老年人跌倒干预的不规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