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6篇
  免费   1656篇
  国内免费   819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1194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3279篇
内科学   2094篇
皮肤病学   562篇
神经病学   255篇
特种医学   6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40篇
综合类   7999篇
预防医学   4909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5205篇
  47篇
中国医学   2898篇
肿瘤学   439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854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862篇
  2019年   843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940篇
  2015年   1011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516篇
  2012年   1722篇
  2011年   1755篇
  2010年   1535篇
  2009年   1416篇
  2008年   2112篇
  2007年   1569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755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504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定性了解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方法 在巷道内的不同区间,分别用凝结核颗粒计数器和个人气溶胶测量仪巡测气溶胶的粒子数和质量浓度,并通过质量浓度的分级测量定性评价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在调度室内外,用金属丝网筛扩散法测量亚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结果 巷道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42 mg/m3,其量值大小因工作断面而异,且受人工活动影响变化较大;巷道内粒径大于1.0 μm的颗粒物广泛存在,而粒子直径小于5 nm的气溶胶基本上未被检出。结论 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特性因工作断面、人工活动和通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在开展内照射剂量评价时应考虑粒径大于1.0 μm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的剂量贡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索分时段应用静脉和吸入麻醉加快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苏醒的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行长时间(预计大于3h)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麻醉诱导,以短效的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连续输注行麻醉维持,术毕前30min停用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并加舒芬太尼镇痛,同时吸入七氟烷至术毕,术中调节普鲁泊福的血浆靶控浓度和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35~55;对照组术毕前30min停用瑞芬太尼,并加舒芬太尼镇痛,但普鲁泊福继续应用至术毕,其他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总麻醉时间(T0)、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气管导管拔除时间(T3)、定向力恢复时间(T4)、达到离开麻醉苏醒室标准时间(T5),并比较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10例不符合入选标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30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T0为(4.1±0.8)h,试验组T0为(4.3±0.7)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5分别为(7±5)、(11±6)、(15±5)、(20±7)、(34±9)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19±8)、(31±6)、(35±9)、(51±10)min(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分时段应用普鲁泊福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人麻醉较全凭短效静脉麻醉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苏醒,尤其适合行长时间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3.
我科于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通过多导睡眠图(PSG)技术,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SM/F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低氧的改善情况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间接评价其对COPD患者病程进展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由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 全部大鼠随机分为 4组 ,经舌静脉 ,按分组分别注射 :游离阿霉素组(FADM )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MADM ) ;半乳糖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组 (Gal2 9 ADM ) ;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外加磁场 (Gal2 9 ADM M ) ,剂量均为阿霉素 2 .5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 ,器官组织制成匀浆 ,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 ,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 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 ,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 :肝 :D靶肝 >D非靶肝、C >B >A ;心脏、肾、血浆 :A >B >D、C ;脾 :B >A、C、D ;肺 :B>A >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 ,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 15~ 3 0min达峰值 ,而半乳糖化后 ,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 5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 ,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 ,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 ,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为掌握宁夏同心县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分布特点,对1996~2001年住院手术治疗的273例包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中农民远多于其他职业,尤其以女性农民患者居多,男女患者构成比分别为39.19%和60.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40岁,回族患者多于汉族患者;包虫常见寄生部位为肝脏,其次为多发以及肺脏,其他部位寄生少见。  相似文献   
76.
曲安缩松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突眼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曲安缩松涪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突眼的疗效。方法 采用曲安缩松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在受累眼外肌局部肌腹注射,2周1次,4月为一疗程。结果 显效8只眼,有效6只眼,无效为4只眼,总有效率为77.8%。无效者为病程长者。结论 曲安缩松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突眼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77.
通过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市脑卒中逐月死亡率数据,应用圆分布法探讨脑卒中死亡率的季节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建立监测与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模型辨识、参数估计及其检验、白噪声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分析等过程,建立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的季节乘积模型(P,d,q)(P,D,Q)s.脑卒中死亡率以年为周期,一年中1月为高发月份.建立ARIMA(0,1,0)×(0,1,1)12:模型:(1-B)(1-B12)lnx1=0.001+(1-0.537B12)εt.结论:ARIMA乘积模型结合圆分布法是对脑卒中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对脑卒中流行趋势及死亡率进行预测,为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公共卫生政策计划制定和防治结果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中药参松养心胶囊与西药慢心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室性早搏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40例和慢心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3次/d;对照组口服慢心律150mg,3次/d,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症状改善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症状改善率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相当。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慢心律有相近的治疗室性早搏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9.
液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 arthritis OA)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发生率持续上升,已高达8.3%[1],许多学者认为该病是关节软骨退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包括滑膜、关节及其它结构多层次的慢性炎症[2],因此本病不仅作为医学攻关课题,也成为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并且对其预后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就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菌分布情况及其对肺癌病死率产生的影响做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