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0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701篇
耳鼻咽喉   407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1116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2010篇
内科学   1220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030篇
特种医学   5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45篇
综合类   3506篇
预防医学   1911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1327篇
  10篇
中国医学   925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辛晨  王宁利 《中国医药》2009,5(12):669-671
目的 探讨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眼表结构及感觉的影响.方法 对92例长期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患者和5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泪膜脂质层评价.结果 青光眼患者眼部存在明显的干涩感(P=0.025)、异物感(P=0.032)和烧灼感(P=0.028),眼部不适感评分(P=0.041)也显著增高,同时荧光素染色(P=0.031)和虎红染色(P=0.024)、泪膜脂质层(P=0.048)均显著高于白内障组,而Schirmer Ⅰ试验值(P=0.045)和BUT值(P=0.043)则显著低于白内障组.而用药种类较多的B亚组青光眼患者眼部异物感(P=0.040)、烧灼感(P=0.013)和咽部不适感总体评分(P=0.039)更为明显,荧光素染色(P=0.022)和虎红染色(P=0.035)均显著高于用药较少的A亚组,并且Schirmer Ⅰ试验值(P=0.038)和BUT值(P=0.045)则显著低于用药较少组.用药时间较长的D亚组青光眼患者相较用药时间较短的C亚组患者眼部干涩感(P=0.043)、异物感(P=0.038)、畏光感(P=0.049)、烧灼感(P=0.026)及眼部不适感评分(P=0.041)均显著增高,而荧光素染色(P=0.021)和虎红染色(P=0.039)均显著升高,SchirmerⅠ试验值(P=0.021)及BUT(P=0.042)均显著减小.结论 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可破坏眼表结构,引起患眼明显的不适症状,且药种类的增加及用药时间的延长会加剧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942.
中国有句古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确实,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往往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然而,时间推移到今天,繁忙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什么是爱情  相似文献   
943.
1972年美国的珍·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在儿童中所发生的“感觉统合失调”这一心理障碍方面的疾病。为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 ,参考有关资料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加以介绍。1 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 ,综合处理 ,做出正确决策 ,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使人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习及各种活动等。如 :手眼配合完成写字、绘画 ;眼耳配合完成看书、听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协调不良 ,都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 ,称为感觉统合失调。2 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944.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PCEA施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哌卡因属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心脏毒性低,对母胎较安全,用其低浓度施行硬膜外腔无痛分娩,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镇痛效果良好,运动阻滞较轻,因此被誉为“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但何种浓度为合适,临床上尚未完全定论。本文观察比较三种浓度罗哌卡因PCEA实施无痛分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5.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低浓度时具有感觉一运动分离现象。笔者选用0.2%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无痛人流,效果确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6.
焦虑症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门控电位P50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感觉门控电位P50变异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B 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36例焦虑症患者作了P50检测。患者组于治疗10周时进行P50检测。结果焦虑症P50抑制明显减弱;S2-P50波幅正常人(2.2±0.9)μV,患者组(2.8±1.8)μV,P<0.05。患者组在治疗后的10周随访时的P50主要指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P50变异也是焦虑症的特性,值得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6种类型的带蒂微型皮瓣在指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48例208块创面临床应用6种类型的带蒂微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 cm×3.5 cm~1.5 cm×2 cm.[结果]转移皮瓣除1例切取失败,改行其它皮瓣修复,1例皮瓣蒂部受压,部分坏死,6例皮瓣在术后36~48 h明显肿胀,皮瓣远端出现表皮下积液、水疱等,给予拆除部分缝线,局部应用肝素等处理,3~4 d后皮瓣转红润,肿胀减轻,积液吸收,皮瓣成活,其余皮瓣未经特殊处理均顺利成活.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好、耐磨,吻合神经的40例,皮瓣两点分辨觉在6~9 mm,没有吻合神经的皮瓣由于受区神经的长入也产生了保护性感觉功能.[结论]根据指别不同、创面大小、缺损部位、局部及邻指伤情、患者要求,选择合适的皮瓣,才能恢复较好的功能与外形.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膝腱反射检查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的评价和意义。方法对20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常规方法检查膝腱反射,双极表面电极电刺激髌韧带并记录股内侧肌肌电图。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膝腱反射和肌电图的客观改变,结合临床"打软腿"的主观症状,研究主、客观相互关系。结果3项指标手术前后两样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J=0.004,PEMG=0.022,PS=0.000);3项指标手术前后改变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J-EMG=0.495,PKJ-S=0.476,PEMG-S=0.163)。结论提出"前交叉韧带-膝腱反射弧"的观点,将膝腱反射检查作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后的常规查体,借此评价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以指导本体感觉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94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前后的听觉P300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对30例正常人和32例抑郁症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了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P姗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P300中的靶指标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波幅P3降低(P〈0.01)。②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P300靶潜伏期N2和P3均有所恢复(P〈0.05—0.01)。但治疗后靶波幅P3明显下降(P〈0.01)。结论P300中的P3和N2联合应用可作为MECT治疗抑郁症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50.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等关系密切,常用其预测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评价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VLP的概念、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