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12篇
预防医学   6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4 毫秒
21.
 目的 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从确诊患者中随机挑选部分患者作为建模组,并根据是否具备隐匿性分为隐匿性肺炎组、非隐匿性肺炎组,其余病例作为验证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用R4.0.3软件构建nomogram图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148例(隐匿性肺炎75例、非隐匿性肺炎73例)用于建模,68例(隐匿性肺炎37例、非隐匿性肺炎31例)用于验证。糖尿病(OR=2.565,95%CI:1.094~6.015)、重度痴呆(OR=3.079,95%CI:1.116~8.494)、痴呆病程≥10年(OR=5.782,95%CI:2.139~15.627)、年龄≥80岁(OR=2.737,95%CI:1.011~7.413)、长期卧床(OR=4.835,95%CI:1.716~13.625)为痴呆合并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该5项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验证组AUC为0.756,提示该模型诊断能力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decision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有较高的获益性。结论 年龄≥80岁、重度痴呆、痴呆病程≥10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模型个体化可预测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概率,从而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某院住院患者每月CRKP医院感染发病率,应用SPSS 19.0建立ARIMA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模型的拟合,利用该模型对2021年7月-2022年6月CRKP医院感染数据进行验证,评价预测价值。结果 采用2018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每月CRKP医院感染发病率建模、拟合,建立最优模型ARIMA (0,1,9),模型拟合值与实际值较吻合,此模型对CRKP医院感染发病率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程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值为7.76%。结论 采用ARIMA模型可有效拟合、预测CRKP医院感染发病率,为CRKP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我院2001年8月~2002年3月显著增多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之间的同源性。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7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明确其是否为同一菌株的克隆。结果 7株不动杆菌分为:A型2株,A1型2株,A2型1株。A1型与A2型之间的相似系数达94.6%,它们与A型的相似系数达84.9%,其余两株各有独特的PFGE分型。结论 其中5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有高度同源性,第5号株极可能是此次院内感染的源头。  相似文献   
24.
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法检测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情况。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外膜蛋白(OMP),直接荧光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和积累,PCR法扩增gyrA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 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20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外膜蛋白在约29Ku条带处消失,在26Ku条带处明显增强。耐药菌株药物积累量不及敏感菌株,经叠氮钠处理后,积累量上升并接近敏感菌株,对PCR扩增产物gyrA测序未发现有突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与外膜蛋白的低通透性和主动外运有关。  相似文献   
25.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期间我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 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方法〕采集患者痰、血、尿及其它标本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 ;在 2 0 0 0年 7月 -2 0 0 3年 6月期间 ,分离的 4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11种抗生素的合计敏感率在 80 % -90 %之间的抗生素只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70 % -80 %之间的抗生素有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左旋氧氟沙星 ,<60 %的抗生素有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 14 8株不动杆菌对 11种抗生素的合计敏感率在 80 % -90 %之间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70 % -80 %之间的抗生素有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 ,<60 %的抗生素有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 ;在 2 0 0 0年 7月 -2 0 0 3年 6月期间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率合计为 2 6.2 7% ,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合计为 2 6.3 5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通过对耐药性监测研究使我们提高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 ,为抗生素使用和调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6.
214例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的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敏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61株,28.5%),且多见于老年患者(97株,45.3%);对三代头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4.2%、7.9%、8.9%;发现131株(61.2%)多重耐药菌株.结论碳青酶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但不能忽视对这两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7.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间的同源性。方法2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2005年5~8月我院ICU病人的标本,物体表面,肥皂盒,呼吸机管道和穿刺导管以及医务人员的手。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及MIC值测定,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结果15株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2株仅对碳青霉烯类等少数抗生素敏感,3株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14株有高度同源性,3、14号株同源,12、19号株同源。结论分离自ICU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大多数菌株有高度同源性,1号株可能是交叉感染的源头。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自临床分离的产SHV型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SHV型BLA耐药基因序列并确定其所产BLA耐药基因亚型。方法 在2000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从临床分离60株鲍曼不动杆菌,经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FSBLs)表型确证试验和SHV型BLA耐药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筛选出2株具有多重耐药特性、SHV基因型均阳性的分离株(HZ02、HZ10株),对耐药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间分离到的18株(30.0%)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携带SNV型BLA耐药基因;NZ02株和NZ10株的SHVPCR扩增阳性,其基因片段分别含825个和833个核苷酸,与Nuesch-lnderbinen等首先发现的SHV-12亚型ESBLs编码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号:X98105)完全相同。结论 30.0%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携带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引起一次医院感染爆发。同时证实在我国浙江省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产SHV-12亚型ESBL_s耐药基因菌株。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我国浙江湖州地区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收集2000年7月~2002年12月分离自浙江湖州地区住院患者60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和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2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结果该60株菌已呈多重耐药;49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81.7%);9种基因由高到低的检出率分别为:ant(3″)-Ⅰ(60.0%)、aac(6′)-Ⅰ(55.0%)、aac(3)-Ⅰ(51.7%)、ant(2″)-Ⅰ(20.0%)、aac(3)-Ⅳ(15.0%)、aac(3)-Ⅱ(11.7%)、aac(6′)-Ⅱ(10.0%)、aph(3′)-Ⅵ(3.3%)、aac(3)-Ⅲ(0);本研究ant(3″)-Ⅰ(AY551438)、aac(6′)-Ⅰ(AY536063)、aac(3)-Ⅰ(AY529103) 序列已登录GenBank;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TEM 100%、SHV 30.0%;本研究TEM-1(AY263331)、TEM-128(AY359287)、SHV-12(AY259163)、SHV-48(AY259164)、SHV-56(AY352599)序列已登录GenBank. 结论我国浙江湖州地区ABA菌已呈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30.
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其发生及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12月入院,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封闭式一次性吸痰进行痰培养;在检到鲍氏不动杆菌后采用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Bio-Merieux VITEK32)进行鉴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的判断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本组鲍氏不动杆菌所致VAP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00.1±56.9) h,发热、痰多明显,胸水多见,肺部X线表现呈多样性;125株鲍氏不动杆菌(100%)为多重耐药,仅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鲍氏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4.8%);对33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其中57.6%ESBLs( );混合感染40.1%,混合感染较单纯感染所致的VAP病死率更高(P<0.01);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 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突出,耐药严重与该菌产酶有关;鲍氏不动杆菌所致的VAP混合感染多见,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感染后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