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3篇
  免费   2658篇
  国内免费   695篇
耳鼻咽喉   213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2200篇
基础医学   2031篇
口腔科学   507篇
临床医学   2255篇
内科学   637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958篇
特种医学   5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692篇
综合类   432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321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284篇
  22篇
中国医学   1540篇
肿瘤学   38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1059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954篇
  2016年   1072篇
  2015年   1017篇
  2014年   1914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1565篇
  2011年   1677篇
  2010年   1347篇
  2009年   1149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1090篇
  2006年   961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1906年,Crile等人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提出了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这一术式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RND损伤了副神经和颈部的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常导致患者斜方肌瘫痪萎缩,出现翼状肩胛、垂肩、肩周疼痛麻木、手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2.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棒,运用“弓弦原理”,采用CD旋棒技术恢复颈椎的序列,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7个月,平均11.6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除5例A级、2例B级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8级,其中5例患者达到E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完全恢复颈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 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将颈性眩晕分为上、下颈性眩晕,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35例颈性眩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其治愈率及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性眩晕进行分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5.
本文旨在阐明MRI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9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片无骨折脱位者12例。其中C_(5~6),髓核突出7例,C_(5~6)、C_(1~5),突出5例。有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7例,MRI均示损伤间隙有髓核突出。19例均为不全瘫。全部病例经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5个月,植骨块平均于12周愈合。除1例骨块退出4~5mm外,余位置良好。脊髓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外伤是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而颈椎间盘突出又是SCIWORA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对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应考虑同时有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手术治疗一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Cobb氏法)从26°恢复至5°,有5例恢复前凸8°~10°,神经功能恢复1.8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回复生理前凸的纵轴上纵向撑开力,更有助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57.
The in vitro capacity of sympathetic superior cervical ganglia (SCG) to take up [3H]choline from the extracellular medium, to synthesize acetylcholine from [3H]choline, and to release [3H]acetylcholine in response to a high K+ concentration, were examined in rats throughout a 24-h cycle. Both the release of [3H]acetylcholine and the synthesis of [3H]acetylcholine from [3H]choline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s, showing maxima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ght. After these maxima, nocturnal acetylcholine release and synthesis decayed to daytime levels and remained low until the end of the night. [3H]Choline uptake by rat SCG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throughout a 24-h period. A 1.5-h exposure of rats to darkness at the 5th hour of light phase of the daily photoperiod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ny parameter studied. A 20-min, 5-Hz,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reganglionic trunk of SCG excised from rats at no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ubsequent K+-induced [3H]acetylcholine release but did not change [3H]acetylcholine synthesis. In decentralized SCG of rats subjected to a unilateral SCG decentralization and a contralateral sham-operation 7 days earlier, [3H]acetylcholine release and synthesis were highly reduced or abolished at the decentralized side, while [3H]choline uptake remained unaltered.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an activation of preganglionic rat SCG neurons takes place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scotophase.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c erbB 2、bcl 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分别检测 4 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 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c erbB 2、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6 %、2 8.2 9% ;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10 .0 0 % ;在NE组均无表达。c erbB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及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 5 ) ;c erbB 2与bcl 2之间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 P <0 .0 5 )。结论 c erbB 2、bcl 2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 erbB 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组织恶性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 erbB 2、bcl 2基因蛋白对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9.
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通过在新鲜成人颈椎标本上做了椎体静力性负荷和动力性负荷实验,表明颈椎在后伸位应力为前屈位的50%,最大应力位于颈椎4-6,是跳水运动员头颈部入水时引起颈椎致伤的生物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60.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明显改善者2例(7%),无效者1例(3%),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