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42篇
  免费   8039篇
  国内免费   2591篇
耳鼻咽喉   743篇
儿科学   1961篇
妇产科学   634篇
基础医学   6437篇
口腔科学   2656篇
临床医学   13253篇
内科学   13128篇
皮肤病学   542篇
神经病学   4709篇
特种医学   46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085篇
综合类   1554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5693篇
眼科学   976篇
药学   7397篇
  121篇
中国医学   5149篇
肿瘤学   1593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1603篇
  2022年   2936篇
  2021年   4607篇
  2020年   4509篇
  2019年   3623篇
  2018年   3384篇
  2017年   3781篇
  2016年   3685篇
  2015年   3269篇
  2014年   6352篇
  2013年   6521篇
  2012年   5147篇
  2011年   5376篇
  2010年   4496篇
  2009年   4199篇
  2008年   4220篇
  2007年   4374篇
  2006年   3936篇
  2005年   3340篇
  2004年   2814篇
  2003年   2372篇
  2002年   2019篇
  2001年   1878篇
  2000年   1504篇
  1999年   1330篇
  1998年   1097篇
  1997年   1039篇
  1996年   848篇
  1995年   860篇
  1994年   751篇
  1993年   596篇
  1992年   633篇
  1991年   492篇
  1990年   408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359篇
  1987年   339篇
  1986年   262篇
  1985年   270篇
  1984年   266篇
  1983年   181篇
  1982年   203篇
  1981年   141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122篇
  1977年   70篇
  1976年   73篇
  1975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讨氯沙坦治疗1个月后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应用生化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血浆尿素氮(BUN)、肝酐(Cr)、尿酸(UA)、尿白蛋白、血IgG蛋白、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为一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总结我科自 1996~ 2 0 0 0年诊断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 78例 ,选用保守治疗为主的序列综合疗法 ,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 2 78例病人 ,男 135例 ,女 143例。年龄 15~ 55岁 ,平均年龄 2 9 5岁。病史 1~ 10年临床表现为关节弹响 ,关节周围肌群疼痛 ,头痛及下颌运动异常 ,完全符合 1997年全国第二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根据以保守治疗为主的序列疗法的要求 ,我们选用 4种综合治疗法 ,即激光 +超短波 +超声波 +肌肉封闭 ;上颌咬合板 +理疗 +肌肉封闭 ;关节腔及关节周围药物注射 ;手术治疗。并根据病人主、客观反应分成有效、明显有效、无效 3个疗效判定标准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 ,对 2 78例患者逐人进行评定 ,治疗有效者 112例占 4 0 % ,明显有效者 145例占 52 % ;无效者 2 1例占 8%。以上结果经 4年随访。结论 ①咀嚼肌紊乱病是由于关节周围肌群功能不协调造成 ,主要表现是肌肉疼痛 ,治疗就是止痛并消除产生肌肉疼痛的原因。②结构紊乱病是由于髁状突、关节盘、关节窝出现结构关系的异常改变 ,主要是上下颌之间垂直距离过低造成关节盘前移 ,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治疗就是要恢复上下颌间的垂直高度 ,增加关节腔间隙 ,减轻髁状突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各期血清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肝、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瑞士产COBAS MIRA PLUS CC全血动生化分析仪及日本产MA-4210尿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同时的空腹静脉血及晨尿。结果 150例HFRS患者217次检测血清总蛋白(T)平均为63.51g/L,白蛋白(A)为36.29g/L,球蛋白(G)为27.22g/L,A/G=1.33。其中A/G为1.49-1.0者137例(63.3%),A/G<1.0者27例(12.44%),A/G≥1.5者53例(24.42%)。结论 HFRS患者有75.58%存在着低白蛋白血症,并贯穿于各期,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主要原因是肾脏损害,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与肝脏的合成功能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一种可以联合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放免)(Radioimmunoassay RIA)方法.方法用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制备T3抗体包被管和T4抗体包被珠,在同一体系中与各自抗原作用,最后管、珠分别进行放射性测定,建立联合RIA,并与独立检测的液相RIA试剂盒对照.结果FT3、FT4最小检测值分别为0.34 pmol/L、0.76 pmol/L;回收率均值为99.6%和98.2%;变异系数符合RIA要求;与对照试剂盒检测48份血清,结果进行t检验t=-0.918,P>0.2及t--0.897,P>0.2.结论本方法比传统方法简单,所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新型补体抑制剂APT070对同基因大鼠移植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应用同基因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供肾移植前分别经观察药物APT070、对照药物APT898及肾脏灌注液灌注,测定术后4-20周移植肾功能及24h尿蛋白含量。结果:肾移植术后4-20周,APT070灌注组移植肾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PT070作为一种可与肾脏组织结合的新型补体抑制剂,可改善同基因大鼠移植肾的长期功能。  相似文献   
996.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探讨吸入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溴化异丙托品(异丙托品)对大鼠COPD模型干预的影响。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后第8天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品溶液。观察支气管病理学改变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检测有关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管壁厚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静息分钟通气量(VE)、呼气峰流速(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异丙托品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适量LPS和反复熏香烟的方法,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及病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为人类CO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皮质激素对大鼠COPD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持续性高加速度( Gz)重复作用下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动物模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 1Cz组和 10Gz组,每组12只。应用六九型动物离心机,离心加速度曲线为梯形, 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G值增长率约为0.5G/s,间隔 1Gz60s,连续每天5次,每周4d,共3周。结果:在实验中大鼠能逐渐适应固定和持续性高加速度( Gz)重复作用,同时,成功地复制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病理表现。结论:本动物模型重复性好,是研究正加速度对颞下颌关节影响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8.
结节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肺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测试的研究。方法:40例肺结节病患者不同时期肺功能测试结果和应用激素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此类患者有限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弥散功能下降和小气道功能受限,PaO2明显下降,pH升高,PaCO2也有下降的趋势。激素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MMF有明显的提高。其它肺功能指标如VC,RV,RV/TLC,MVV,FEV1,DLCO等都有升高的趋势。结论:VC,RV,MMF,DLCO,DLCO/VA等对诊断结节病的病情发展有直接参考价值,而MMF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显著的变化,提高MMF对结节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动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将13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B组49例,C组37例,分别于术后次日口服维生素C(100mg,3/d)、消炎痛(25mg/3/d)和布洛芬(200mg,3/d),连续应用4周。术后3个月复查时行X线片检查。结果:异位骨化情况按Brooker分类,A组:0级24例,I级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3例,异位骨化发生率54.7%(29/53)。B组:0级42例,Ⅰ级5例,Ⅱ级2例,发生率14.3%(7/49)。C组:0级32例,Ⅰ级3例,Ⅱ级、Ⅲ级各1例,发生率13.5%(5/37)。经统计学分析,异位骨化发生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原因很多,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正常受试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颞下颌关节(TMJ)音的分形特征。方法: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与分形理论对正常受试者和患者的TMJ音进行分形分析。结果:正常受试者TMJ音的分维值为4.4325;患者的分维值为3.2173。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TMJ音波形具有分形特征。分形分析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似性,有望成为诊断MD的一种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