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感染病原菌及药敏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67例,对其中6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167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40.72%;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4株,革兰阴性菌40株占54.05%,革兰阳性菌12株占16.22%,真菌22株占29.73%;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广泛耐药,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高龄、抗菌药物使用、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差、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有低蛋白血症、复治等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且影响因素众多,感染的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干预,同时加强病原菌分离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郭伟  刘春水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948-1949,1952
目的 观察体重指数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36例体重指数>28 kg/m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对照组30例体重指数20~25 kg/m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应用拉米夫定100 mg每日一次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第12周、24周、48周时患者血清ALT、HBVDN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的第12周、24周、48周,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11.1%、36.1%、63.9%,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16.7%、40%、86.7%,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3%、22.2%、33.3%,对照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3.3%、30%、76.7%,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0/36、3/36、9/36,对照组患者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0/30、0/30、2/30,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重指数不同可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及抗HBV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自体及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体外负载肿瘤抗原后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 利用细胞因子诱导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生成DC,尼龙毛柱法分离T淋巴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负载肺癌细胞凋亡小体的自体及同种异体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反应,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负载肺癌细胞凋亡小体的自体及同种异体DC刺激的T细胞对肺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杀伤作用.结果 骨髓细胞诱生的自体及同种异体DC负载肿瘤抗原后,均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负载肿瘤抗原的自体及异体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后均可杀伤两种靶细胞,T细胞对MCF-7的杀伤力明显低于对患者肺癌细胞的杀伤力. 结论人自体或异体DC体外负载细胞性肿瘤抗原后,可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年人麻疹临床分析及甲襞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年人麻疹临床分析及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刘春水王振华侯可法1986年至1995年6月,我院共收治17岁以上成年人麻疹68例,现将有关资料及46例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7~36岁,平均243...  相似文献   
6.
以急性肾衰竭(ARF)起病的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较少见〔1~3〕,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的比例较大,且多见于儿童。其起病隐匿,病情凶险,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以急性肾衰竭起病的急性白血病1例,病情复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G2D受体在乙肝患者体内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慢性肝炎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18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G2D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G2D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慢性肝炎患者、重型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肝组织G2D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3.33%、42.86%和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0.05);重型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慢性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慢性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非乙肝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重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外周血G2D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2.32±3.43)%、(17.22±5.43)%和(11.1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非乙肝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G2D高表达,可能与肝炎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同时发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1],糖尿病可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糖尿病与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等都有一定的关联[2]。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认为与高血糖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合并Sweet综合征(SS)的恶性病认识,探讨白血病合并SS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方法:报告2例白血病合并SS,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另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白血病合并SS是一全身性痰病,除皮损外,可侵犯全身其他器官,如肝、肾、肺等。结论:该文首先报告1例SS同时侵犯肺、胸膜腔及心包;中性粒细胞不高时亦可发生SS;应用氨甲蝶呤治疗复发性SS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在局麻及B型超声引导下,采用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RFA-Ⅰ型)系统治疗肝癌30例(44个病灶)。 结果:30例肝癌患者的44个病灶中单发病灶26例,多发病灶4例,最小病灶直径12 mm,最大病灶直径78 mm,分别给予1~6点,共计65点消融治疗。根据实体瘤治疗标准判定,本组病灶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效(MR)及无变化(NC)分别为3、26和8个,有效率(CR+PR+MR)84.1%,射频治疗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76.7%(23/30)。其中18例患者肝区胀痛消失,22例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复查血中AFP降至正常。 结论: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治疗肝癌可使部分肿瘤坏死或缩小,明显地改善患者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