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4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1896篇
基础医学   1096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1614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621篇
特种医学   931篇
外科学   3463篇
综合类   3287篇
预防医学   177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24篇
  6篇
中国医学   1149篇
肿瘤学   212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551篇
  2013年   1419篇
  2012年   1417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347篇
  2009年   1151篇
  2008年   973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们对本地区因不孕而就诊的220对夫妇作精子-宫颈粘液穿透试验(SCMPT),同时,作了宫颈粘液涂片并计数每100个鳞状上皮中的白细胞数,观察这两者的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宫颈粘液中的白细胞数增加,穿透优良的比率下降(P<0.005).因而体外SCMPT评分结果与宫颈粘液中的白细胞增多相关.  相似文献   
72.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能做出评估。结果显示:A、B组中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instability,S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稳定程度(颈椎后滑)无明显差异。脊髓病损程度A组重于B组,在A组中与滑移程度正相关。A组功能Ⅰ径<Ⅱ径,B组功能Ⅰ径>Ⅱ径,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时具有致病作用。颈伸位时椎体后滑使功能Ⅰ径小于12mm为脊髓受压的临界标准。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宫颈糜烂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宫颈糜烂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治疗。研究组增加健康教育内容。两组患者同时观察复诊率、治愈率、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研究组增加健康教育后,患者复诊率、治愈率、诊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情况均较对照组高(P<O.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4.
秦焱  胡美浩 《免疫学杂志》2004,20(5):393-396
目的 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的晚期表达蛋白E7上的抗原24肽(从第38位氨基酸到第61位氨基6病毒感染防治酸)与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融合表达,并以此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可能为HPV-1提供免疫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PV-16 E7(38-61)24肽的DNA片段和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DNA片段,并构建到pEV21a表达载体上,转化入E.coli中表达,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的方法对表达结果进行鉴定。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HPV16E7e/hIgGHCCR-pET21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显示序列正确;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的鉴定,重组融合蛋白Mr约40000,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20%左右。结论 成功构建HPV16-E7的抗原多肽片段和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的融合蛋白,并可在E.coli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75.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3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及骨赘.全部操作均在显微镜(10x)放大监视下应用高速磨钻、显微器械、1mm枪式椎板咬骨钳及微型刮匙配合进行。充分减压后作自体髂骨移植及钛板固定。结果:术中失血量平均每节段为80ml,术后咽喉部牵拉反应较轻.无并发症,3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改善,2例术后3个月开始改善,4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经12~24个月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分增加至13.4分,平均改善率为75.6%,影像学证实减压充分。椎体间植骨均愈合良好。结论:经颈前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组织分辨能力,操作精细.手术创伤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3种不同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6月,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22例;男85例,女37例,年龄14~70岁.根据采用Orion、Zephir、Codman 3种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分为A组37例、B组39例及C组46例.于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的曲度和高度,并比较其变化及3组间差异.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35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6个月3组患者术段颈椎均获骨性融合.且术后1周时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最后1次随访时和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钢板系统均能有效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近期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77.
Background Cystic dysraphic lesions of the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region are rare and only a few series have been published about the topic. These malform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that include both myelocystoceles and the so-called cervical meningoceles or myelomeningocel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8 patients was conducted.Results In 17 patients a squamous or a cicatricial epithelium of variable thickness covered the dome of the lesions, while the base was covered with full-thickness skin. In one case the skin was entirely normal. Four patients displayed associated CNS malformations and three more had systemic congenital anomalie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time between birth and surgery ranged from 6 h to 9 months. The most frequent surgical finding, seen in 14 patients, was a stalk connecting the dorsal surface of the spinal cord to the cyst. In three patients th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myelocystocele. Only in one case was a true meningocele found. Hydrocephalus and Chiari II malformation were not 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as in myelomeningoceles. Neurological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not so marked as in myelomeningoceles and were found in the follow-up of four patients. In two of them there was a non-progressive deficit, probably expressing an imperceptible involve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The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were of three types: neuroglial stalks, fibrovascular stalks and myelocystoceles.Conclusions Cystic dysraphisms of the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region differ clinically and structurally from meningomyelocele and have a more favorable outcome. We believe that these malformation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labeled and propose 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structures found inside the cyst.  相似文献   
78.
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3年6月,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359例各类宫颈病变。结果359例均在门诊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5min,术中出血2-10ml。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官颈炎3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Ⅱ级26例,CINⅢ级1例。335例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2个月308例慢性富颈炎一次性治愈率98.7%(304/308);237例随访1年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及宫颈肥大未复发;27例CIN术后随访6~12个月未显示CIN病变。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颈椎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989年至2006年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颈椎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3例;年龄34-72岁,平均53.8岁。依据肿瘤的WBB分期,实施次全或全椎体切除术3例,矢状切除术2例,次全或全脊椎切除术2例,颈椎管内脊索瘤囊外摘除术1例。脊柱稳定性重建术中,取自体髂骨植骨5例,钛网内骨水泥填塞前路椎体支撑2例。术后行辅助放疗。结果 患者术后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颈髓压迫症状多有1-2个级别以上的改善。术后病理检查均可见典型“Physaliphorous细胞”。随访3~120个月,平均43.5个月。内固定物融合良好,植骨融合率100%。肿瘤局部复发4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后的高位截瘫并发症,全脊椎切除者未见复发迹象。7例未见远处转移,1例颈椎管内脊索瘤者既往有骶骨脊索瘤手术史,故考虑为原发骶骨脊索瘤继发硬膜下转移。结论 颈椎脊索瘤临床相对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应重视CT和MR检查。全脊椎切除术结合术后局部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战斗机飞行人员颈椎退变情况。方法对5年前作过MRI检查的战斗机飞行员(甲组,平均年龄47岁,平均累计飞行时间2100h,乙组,平均年龄27岁,平均累计飞行时间830h)。和无飞行经验年龄相仿的对照组人员(丙组)进行复查。结果与5年前MRI结果比较,每组的椎间盘突出数增加,但丙组的骨赘、老飞行员的椎管狭窄数明显增加。与5年前比较,老飞行人员与丙组间的MRI差别降低。结论战斗机飞行员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发展可能较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与对照组的差别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