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02篇
  免费   2140篇
  国内免费   1224篇
耳鼻咽喉   368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155篇
基础医学   1601篇
口腔科学   389篇
临床医学   3648篇
内科学   1184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10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168篇
综合类   11014篇
预防医学   2280篇
眼科学   11948篇
药学   3697篇
  53篇
中国医学   1523篇
肿瘤学   2110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83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1182篇
  2020年   1027篇
  2019年   1160篇
  2018年   707篇
  2017年   1107篇
  2016年   1182篇
  2015年   1221篇
  2014年   1893篇
  2013年   1945篇
  2012年   2547篇
  2011年   2755篇
  2010年   2625篇
  2009年   2477篇
  2008年   2710篇
  2007年   2476篇
  2006年   2188篇
  2005年   2118篇
  2004年   1638篇
  2003年   1332篇
  2002年   1138篇
  2001年   1124篇
  2000年   841篇
  1999年   721篇
  1998年   603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妊娠成功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女性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成功率、产褥期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妊娠及其结局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及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EMs患者,术中分别留取新鲜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随机选取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治疗的非EMs患者42例,术中留取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O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应42例石蜡组织中RO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RON蛋白和E-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RON mRNA及RO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P<0.001),且异位内膜组织中RON mRNA及RO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在同一标本中RON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RON的过度表达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RON和E-cadherin的异常对判断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ON可能成为诊断治疗EM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根据2008至2012年我院的9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讲这些患者分组为 A 组和 B 组,A 组共45例患者,50只患眼,使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共50例患者,55只患眼,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情况来进行分析。结果:AB 两组患者术后无巩膜病变、植片排斥或脱落、创面感染、虹膜反应及全身反应等情况出现。A 组共有15例复发病例,占该组总数的30%,B 组是3例,占该组的5.45%,P <0.05。AB 组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翼状胬肉患者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视觉质量变化,探讨其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中低度近视患者23例46眼行SMILE术,术前及术后24 h超早期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测量最佳矫正视力的全程视力(远视力5 m,中视力60 cm,近视力33 cm)、对比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及集合近点(NPC)和调节幅度(AA)。结果视觉质量主观问卷显示术后超早期主观视觉质量较术前下降(P=0.001)。术后裸眼视力(UCVA)明显提高(P=0.0001)。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远视力没有变化(P=0.096),而中视力和近视力均较术前下降(P=0.039,0.003)。术后CS、GS降低(PCS=0.0001,PGS=0.04),NPC、A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68,0.13)。结论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可获得预期理想远视力,但中、近视力尚未恢复。超早期中出现的异常视觉质量改变可能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LEEP术的患者共142例,其中绝经组40例,未绝经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其活检病理结果、LEEP术后病理结果、切缘病变情况,并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阴道镜下宫颈转化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8,P=0.000)。绝经组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为50.00%(20/40),未绝经组符合率为51.96%(53/10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54)。绝经组1例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未绝经组1例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原位腺癌。绝经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8例(20.00%),未绝经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16例(15.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2组患者术后TCT检查比较及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EP手术适用于宫颈无明显萎缩的绝经后妇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以避免对宫颈病变的漏诊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03-106
目的探讨并分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方案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87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结果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建议采用与细胞学分类相同的二级分类法(即LSIL和HSIL),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慢性宫颈炎共三组。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确诊,并研究其相应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检查,慢性宫颈炎占44.19%,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占55.81%,其中LSIL 156例、HSIL 60例。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为患者阴道镜的异常图像表现。SIL病变级别与阴道镜图像的合并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且出现阴道镜下2级病变的几率越大,HSIL组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重要判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翼状胬肉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和进展,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头位训练和眼位,术中对体位的管理,术后对并发症、眼部和健康指导的护理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