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3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1778篇
预防医学   204篇
眼科学   1577篇
药学   595篇
  5篇
中国医学   2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树星  李强 《眼科》1995,4(3):158-159
介绍一种用于翼状胬肉的新疗法,争光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国内1972年就有报道,并取得满意疗效。我院自1974年开始用争光霉素3、氟美松混合液治疗本症188例,追踪观察1 ̄10年,效果满意,本文就治疗方法、药物配制,疗效观察,局部注射副作用等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2.
牟晓燕 《现代医学》2003,31(6):360-36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46例(46眼),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和治疗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复发率.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对照组中8例复发(28.6%),治疗组无一例复发.结论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3.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宗龙 《眼科》1995,4(2):101-102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可致美容缺陷、眼瓿刺激症状和视力损害,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复发率较高。采用新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20例(26只眼)翼状胬肉和复发性胬肉,随访观察半年以上,未见复发的征象。联系角膜绷干细胞概念,提出翼状胬肉的发生机理可能与角级处该细胞的局部缺乏或功能障碍有关。新术式针对性强,取材容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并发角巩膜干凹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并发角巩膜干凹斑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美合作眼科中心颜建华角膜或巩膜干凹斑(Cornealorscleraldellen)临床上少见,且多为斜视手术后并发角膜干凹斑[1]。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并发角膜或巩膜干凹斑,国内仅作者报告过1例,系巩...  相似文献   
55.
笔者1990~2006年先后采用单纯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手术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两组翼状胬肉患者,取得了不同效果,现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其与术前胬肉大小的关系,探讨胬肉手术的时机与必要性。方法 对29例(3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测量,并于术前术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测,以资对比。结果 32只眼均有程度不同的顺规散光,其大小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有关。手术显著降低了角膜散光,提高了角膜平均屈光力。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平均屈光力变化和术前胬肉大小显著相关。结论 翼状胬肉的生长和手术切除对角膜的屈光状况有显著影响,胬肉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当胬肉较大时,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可能包括一部分假象。  相似文献   
57.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手术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虽然手术方法较多,但都有复发的可能,近年来开展的羊膜移植和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及呋尿嘧啶棉片贴敷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可能。我们近三年来开展的新鲜羊膜移植同时加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中的常见病,有逐步向角膜中央部蔓延的趋向,其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很多,但是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术后胬肉复发,复发率可高达30%—60%。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如羊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辅助B射线及局部应用抗代谢药  相似文献   
59.
翼状胬肉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 4 0例 (6 2只眼 )翼状胬肉患者按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分为三组 : 组 (15只眼 ) <2 .5 mm , 组 (34只眼 ) 2 .5 mm~ 3.0 mm , 组 (13只眼 ) >3.0 mm。并对 6 2只眼行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情况 ,及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前散光 : 组患者为无散光或轻度散光 , 组患者为中度散光 , 组患者为重度散光 , 组患者散光度明显大于 组患者 , 、 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角膜曲率变化 : 组无明显变化 , 、 组变化显著 (P <0 .0 1) ,即术后视力提高 ,散光度减轻 ,屈光力差减小 ;术后复发 : 组 1例复发 ,占 6 .6 7% ; 组 2例复发 ,占 5 .88% ; 组 5例复发 ,占 38.4 6 % ,且 3例患者因留下角膜薄翳而影响术后视力。结论 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达 2 .5 5 m m~ 3.0 m m时 ,是胬肉手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0.
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杰 《实用眼科杂志》1990,8(7):442-4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