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90篇
  免费   1922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286篇
妇产科学   360篇
基础医学   2161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3823篇
内科学   4585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神经病学   642篇
特种医学   6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674篇
综合类   9849篇
预防医学   3810篇
眼科学   811篇
药学   5381篇
  43篇
中国医学   4858篇
肿瘤学   664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1099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1065篇
  2020年   873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148篇
  2014年   1943篇
  2013年   1836篇
  2012年   2308篇
  2011年   2445篇
  2010年   2262篇
  2009年   2329篇
  2008年   2943篇
  2007年   2283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2429篇
  2004年   1680篇
  2003年   1348篇
  2002年   975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称为消渴,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由于血糖升高,引发末梢神经炎和小动脉炎,导致局部供血不足,反应迟钝,出现四肢疼痛、手脚麻木等症状,称之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中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长时问运动、力竭运动和力竭后恢复过程中多种心血管调节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血管调控的综合效应.方法:选取雄性大鼠70只,训练8周后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1h组、运动2h组、运动3h组、力竭组、力竭恢复2h组、力竭恢复12h组.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ANP)、前列环素(PGI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组织胺(HA)4种舒血管因子和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血栓烷B2(TxB2)、去甲肾上腺素(NE)4种缩血管因子含量.结果:运动1h,HA、NE显著高于安静时(P<0.01).而ET则显著下降(P<0.01);运动2h,NE、PGI2、CGRP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P<0.01);运动3h时,ANP、PGI2、ET、TXB2、NE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P<0.01);力竭时,舒血管因子降至运动时较低水平.且HA显著低于安静时(P<0.05),而ET、TxB2、AngⅡ均上升至最高水平,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P<0.01);恢复2h,CGRP、HA显著高于力竭时(P<0.01);恢复12h,除CGRP、PGI2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外,其余心血管因子水平与安静时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在运动的不同时期,不同心血管调节因子变化不同,导致其综合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74.
我今年68岁,患2型糖尿病17年。在患病之后几乎10年的时间,我服用过多种降糖药物,也试用过众多的偏方,自然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终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对糖尿病采取正规治疗,服用糖适平后,血糖控制逐渐趋于平稳。但2008年12月我被医生诊断为轻度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5.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在西、北欧及北美人群中较高,约占活产婴儿的1/2500,但在亚洲人的发病率较低,约为1/10万,中国台湾仅报道有6例CF患者。该病的致病基因又称为CF基因,在正常白种人中CF基因突变携带者频率为2%~4%,发病率为0.2%。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中C肽(CP)、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G)和血糖水平,以揭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组(急性胰腺炎)和B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0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中CP,INS和GG水平,同时测定血糖值。大鼠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腺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制模9h后病理检查示A组大鼠均表现为重型急性胰腺炎。A组CP于术后9h,INS于术后15h和GG于术后12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血中CP和INS水平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CP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反映胰岛B细胞受损程度,并与病理学变化同步。(2)GG水平可反映胰岛A细胞功能;急性胰腺炎时A细胞可能比B细胞更易于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77.
肺泡液体的清除能力和肺水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的提高可加快肺水肿液的清除。研究提示,活性钠离子的主动运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氯离子通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尚不甚清楚。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c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氯离子通道是存在于肺泡上皮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一种氯离子通道,我们的实验就是探讨CFTR氯离子通道在液体清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包括抗病素、调节免疫功能、护肝降酶等,干扰素不仅可通过调节免疫达到抗病毒的目的.而且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拉米呋定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我们联合应用两者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黄建文 《家庭医药》2007,(12):51-51
增衣暖胃 随着气候的渐凉,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止腹部着凉,导致胃病复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倒刺电极(Tined-lead)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S骶神经调节(SNM)的初步疗效。方法对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新型倒刺电极,在X线监测下将电极植入S3骶神经孔,进行SNM。术前、术后详细记录排尿日记,用影像尿动力学方法评估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结果患者1(隐性骶裂)术后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分别改善22%和49%;患者2(隐性骶裂)术后排尿次数、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分别改善0.7%、11%和46%;患者3(隐性骶裂)术后排尿次数、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分别改善0.4%、18%和44%。患者4(脑外伤)术后漏尿次数和漏尿量分别改善36%和54%。患者5(高位截瘫)术后间歇导尿次数和导尿量分别改善42%和54%,尿动力学参数改善37%~45%。结论用新型倒刺电极进行SNM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可供选择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