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5篇
  免费   2441篇
  国内免费   1559篇
耳鼻咽喉   145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855篇
口腔科学   141篇
临床医学   3937篇
内科学   3424篇
皮肤病学   509篇
神经病学   508篇
特种医学   8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78篇
综合类   10024篇
预防医学   3125篇
眼科学   256篇
药学   8900篇
  87篇
中国医学   1767篇
肿瘤学   961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805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1214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413篇
  2018年   716篇
  2017年   1265篇
  2016年   1244篇
  2015年   1478篇
  2014年   2317篇
  2013年   2195篇
  2012年   2511篇
  2011年   2351篇
  2010年   2220篇
  2009年   1906篇
  2008年   2415篇
  2007年   1493篇
  2006年   1312篇
  2005年   1366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828篇
  1995年   583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到2014年10月有关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4 6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综合11项研究,阿托伐他汀纽HbA1c水平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P<0.01,MD=0.15,95%CI:0.08~0.23);亚组分析表明阿托伐他汀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升高,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则无影响;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升高基本呈剂量依赖性,10、20、80 mg亚组的均值差(MD)分别为0.13、0.26、0.50;通过不同随访时间的分析表明,阿托伐他汀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而对于FPG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FPG水平无明显影响(Z=0.15,P=0.88,MD=0.02,95%CI:-0.26~0.30).结论 阿托伐他汀会轻度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992.
沈文状  董鸿  张林  刘谨文 《重庆医学》2015,(23):3172-3175
目的:探讨抗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 Balb/c 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单用抗 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脾和骨髓的细胞亚型,对肿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空白组、溶剂组(P <0.05),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低于单用抗 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小鼠肿瘤体积(P <0.05)。与空白组、溶剂组相比,单用抗 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荷瘤小鼠脾中 CD8+ T 和 CD4+ T 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增高(P <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的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联合用药组 MVD 显著低于其他组,且单用抗 CTLA-4抗体组和单用阿霉素组 MVD 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溶剂组(P <0.05)。结论联合抗 CTLA-4抗体和阿霉素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明显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微血管生成,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993.
万素馨  罗亚玲  周天津 《重庆医学》2015,(14):1939-1941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最佳预防控制决策、实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 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21篇,累计病例6112例,对照15741例。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异质性检验结果决定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并对合并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OR值为:先天畸形家族史36.22,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5.62,孕早期接触化学制剂4.19,父亲吸烟3.89,孕期接触镇静药3.19,妊娠并发症2.94,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0.37;多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OR值为:孕早期感染病毒7.65,孕期精神状态差5.44,孕早期发热4.70,妊娠早期接触化学毒物3.90,流产史3.59,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0.45。结论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先天畸形家族史、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孕早期接触化学制剂、父亲吸烟、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为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和服用叶酸。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嗜铬粒蛋白A(CGA)和肾上腺髓质素原中间片段(MR-proADM)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30只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以15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中治疗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手术治疗后3、7d和14 d取5只大鼠的心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的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按照BM I分为3组,Ⅰ组(正常组)23例,Ⅱ组(超质量组)38例,Ⅲ组(肥胖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比较不同BMI和WHR的老年人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参数,比较不同血脂水平老年人的血小板参数。结果3组患者的血糖、HbA1c水平、BMI、WHR、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和WHR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脂水平老年人的血小板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MI和WHR与血小板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郭慧  刘良专  刘江华 《重庆医学》2015,(24):3348-3349
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降脂通络软胶囊100 mg,3次/天口服,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各项血脂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在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方面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联合降脂通络软胶囊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同时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高脂血症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天和第1、2、3周抽取血液,检测血清hs-CRP浓度。入选142例脑梗死患者于入院1周内、随访3月、6月、12月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相比较,血清hs-CRP浓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血清hs-CRP浓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6月、12月,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两组患者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短期内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具有较好的抗炎症反应;同时,长期大剂量使用瑞舒伐他汀具有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30 ml 0.3%的左布比卡因,观察组患者使用30 ml 0.3%左布比卡因+2 mg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麻醉、镇痛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左布比卡因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口服。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转氨酶、肌酸激酶(CK)、尿蛋白升高例数多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治疗效果更可观,但应注意监测患者肝肾功能情况,若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时应减量或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及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