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已影响到Hp根除疗效.我们选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加用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拉霉素)和铋剂,治疗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陈虹  沈小庆 《中国药房》1998,9(5):217-217
呋喃唑酮临床应用多年,抗菌谱广,主要用于菌痢和肠炎。近年有报道本品小剂量对消除幽门螺杆菌(H刊有效.经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峡哺吐酮不但具有良好的近期愈合作用,而已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目前市场上仅有片利.儿童服用不方便,分剂量不准。为此,我们研制出快南华酮混悬液,以减少胃肠道反应,使患儿乐于接受,而且在胃部滞留时间长.使药物充分在胃内发挥作用。经1年临床上小剂量块前唯酮ita悬液的应用,随机抽样28例进一步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H利的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l制备方法1.1处方组成:吱哺哇酮0吨,西黄若胶0.sg,…  相似文献   
54.
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日益受到儿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知识的普及,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同样引起患儿家长的重视。一旦发现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家长普遍要求根除治疗。其选择治疗方案各家报道不一。依据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1周方案和以铋剂为基础的2周治疗方案。我们选用了以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1周疗法可获得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了评估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回顾分析了我所1998~2004年诊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55.
唐桂莲 《吉林医学》2008,29(1):41-42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对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1次/d;呋哺唑酮100mg,3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饭前服用1周。对照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饭前服用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9%、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9%、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幽门螺杆菌耐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初步了解克拉霉素耐药菌株为原发耐药还是继发耐药,初步探讨抗H.pylori感染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原有菌株未消灭还是由于感染了新的菌株.方法:从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共21株,利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耐药情况.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方法,进行菌株指纹图谱分析,确定抗H.pylori治疗前后菌株的同一性.结果:(1)21株H.pylori中有8株对克拉霉素耐药,1株对呋喃唑酮耐药,耐药率分别为38.1%和4.8%.(2)3对治疗前后配对菌株中,1例为原发性耐药(持续感染),1例为继发性耐药,另有1例为新菌株感染.结论:H.pylori对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高,而对呋喃唑酮高度敏感.抗H.pylori感染失败的原因与菌株对克拉霉素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小剂量呋喃唑酮、硫糖铝、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120例消化性摹孽病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结果了解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HP阴转率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小剂量呋喃唑酮与抑酸护胃药同用对消化性溃疡同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58.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促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愈合,降低复发率。洛赛克(Lo)、阿莫西林(Amo)、甲硝唑(Met)三联疗法Hp根除率可达80%~90%[1,2]。然而由于Hp对Met原发或继发性耐药,使该三联疗法Hp根除率并非恒定,本研究选用抗Hp作用强、且无耐药的呋喃唑酮(Fu)[2]代替Met,以克服三联疗法中耐药性问题。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60例患者中,男性46岁,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6岁。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DU活动期,入选者需符合以下条件:近期未服用致DU的药物;一个月内未接受抗Hp治疗;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及DU并发病。1.2 方法:服药前2天…  相似文献   
59.
65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分两组疗效观察,接受2周奥美拉唑、法莫寺丁合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三联治疗。A组:奥美拉唑20mg,2次/d。B组:法莫替丁20mg,2次/d,A组和B组均并用阿莫西林0.5,3次/d,呋喃唑酮0.1,2次/d。两组间DU愈合率分别为88.6%(31/35),86.6%(26/30),根除率分别为80%(28/35),73%(22/30),两组间H  相似文献   
60.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 ,常用维酶素、胃复春等药治疗有一定疗效。近年研究证明 ,该病之病因较多 ,尤与HP感染密切相关[1] 。本研究旨在探索既能根除HP感染 ,又有利于萎缩胃粘膜的修复 ,而副作用小 ,药价低 ,易被广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和有效药物。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胃镜、胃粘膜病理、HP尿素酶阳性确诊的CAG病人 68名 ,男 4 8例 ,女 2 0例 ,年龄平均55 6岁 ( 4 5~ 69岁 ) ,表浅性胃炎与合并溃疡病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 4 1人 ,对照组 2 7人。采用 1982年重庆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胃镜、病理诊断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