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0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030篇
内科学   139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06篇
综合类   2080篇
预防医学   568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613篇
  12篇
中国医学   493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韩冬 《医学信息》2006,19(1):148-148
右室双腔心是由一条或数条异常肌束跨过右心室腔,将右心室分隔为流入部分高压腔和流出部分低压腔,并引起血流梗阻的一种少见的先心病,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手术矫治10例,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
基于LabVIEW构架的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开发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多道生理记录仪已成为心脏介入术及医学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本研究首创用美国国家仪器 (NI)公司的 L ab VIEW开发系统为软件基本构架 ,自制低噪声多道前置放大器 ,配合 DAQ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计算机为开发硬件平台 ,研制了临床实用型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产品具有心电生理实时显示 ,数字高通、低通、5 0 Hz陷波和增益调节 ,即时存贮、任意回放和打印 ,基本程控刺激等功能。仪器小型化、经济实用、使用灵活 ,有利于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在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
肉柱和乳头肌异常较少见 ,我们在局解教学中发现一例 ,现予以报道。尸体号 36 ,未成年女性 ,高 15 2 。心脏重 181 6 g ,右心室壁上的肉柱呈薄片状突向室腔 ,且大部分肉柱相互交织成网 ,流入道约有 2 / 3为肉柱相连形成的蜂窝状腔隙。前、后乳头肌扁薄 ,均起于突向室腔的肉柱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测胸廓内血管与胸骨边缘的距离,探讨其与心室穿刺的关系。方法解剖20具成年尸体胸前壁,在左、右各肋间,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胸骨边缘最凹点距胸廓内血管内侧缘、胸廓内血管外侧缘、胸廓内动脉内侧缘、胸廓内动脉外侧缘的水平距离,观察胸廓内动脉与胸廓内静脉排列关系。结果在左侧第四肋间,胸骨左缘距胸廓内血管内侧缘、胸廓内血管外侧缘、胸廓内动脉内侧缘、胸廓内动脉外侧缘平均水平距离分别是0.9500cm、1.5643cm、1.1570cm、1.3857cm;在左侧第五肋间,相应距离分别是0.9071cm、1.6214cm、1.1917cm、1.4333cm。结论心前区右心室注射,为了避免损伤胸廓内血管,应紧贴胸骨左缘进针。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面、前庭蜗神经脑池段的显微外科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应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对面、前庭蜗神经脑池段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面、前庭蜗神经脑池段分为进出脑干段(rootentry/exitzone,REZ),桥小脑角段,内耳道段。REZ有重要的解剖三角;桥小脑角段面神经运动支与前庭蜗神经走行关系恒定,走行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中间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在内耳道中部融合成一支;桥小脑池蛛网膜象袖套一样延续至内耳道底部。结论:(1)听神经瘤起源于蛛网膜下腔内,面、前庭蜗神经池与桥小脑池相连续;(2)听神经瘤可利用REZ解剖三角来寻找面、前庭蜗神经的起始段,并根据肿瘤生长方向不同与REZ的解剖关系分3种类型,有利于术中面、前庭蜗神经功能的保留;(3)磨除内耳道后唇不能超过1cm,以免进入骨迷路。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D8 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的分布、作用以及红霉素(EM)对CD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7),B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组,n=7),C组(红霉素治疗组,n=7).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4周的混合刺激方法制作CB与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同时使用红霉素治疗4周.4周后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B组各大鼠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增多,肺腺泡内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浸润增多,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减少(P<0.01).血管外膜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P<0.01),CD8 T细胞浸润减少(P<0.01).肺血管外膜CD8 T细胞数与肌化型动脉内膜厚度及肺腺泡内肌化型动脉比例呈正相关(P<0.01).小气道CD8 T淋巴细胞浸润病理积分与肺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B与肺气肿大鼠气道壁及肺腺泡内动脉外膜CD8 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与血管重塑有相关性.EM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肺血管浸润的CD8 T淋巴细胞及血管重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喉罩全麻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术前不应用任何抗胆能药;阿托品组(B组)和长托宁组(C组),麻醉诱导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mg/kg,麻醉诱导后置入标准型喉罩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后5min(T1)、气管插管后30min(T2)、气管拨管前(T3)气道内分泌物量以及心率变化。结果在T1、T2、T3三个时点,B组和C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在T1时间点的心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长托宁用于喉罩全麻术前用药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Unigraphics(UG)三维重建技术寻找枢椎侧弓螺钉安全钉道的经过,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对4例干燥和8例新鲜枢椎行CT扫描, UG软件重建虚拟实体,利用3.5 mm虚拟螺钉模拟进钉,寻找安全钉道经过的特征标记点.以此为基础,测定57例干燥枢椎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与上倾角(AutoCAD环境)及进针点距峡部及下关节突外缘的距离(手工测量).结果:模拟发现横断面安全钉道经过前弓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前弓中宽后界中部及前界中宽与上关节突下界交界处.对另57例干燥标本进行测量发现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为左/右=(10.94±6.53)°/(11.95±2.82)°,上倾角为(13.31±5.44)°/(14.45±3.80)°,在大多数标本椎板后下方有一突起的骨嵴 (左/右=84.2%/84.98%) ,进针点多位于这一骨嵴线上(左/右=87.5%/84.9%).进针点距离下关节外侧缘左/右=(6.71±1.33)mm/(6.28±1.48)mm,距离后弓左/右=(9.93±1.38)mm/(8.47±1.70)mm.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安全钉道在横断面经过横突孔区域(侧弓前份)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后方中宽中部及前方中宽与关节突下界交界处,不同侧别间及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分析2015年四川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和食管癌)发病、死亡和潜在减寿情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提取ICD-10编码C15-C16选择食管癌、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用SAS 9.3软件分别计算性别、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构成比、累积率(0~74岁)、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平均减寿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结果2015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分别为29.29/10万和28.60/10万,分别居发病第3位和第4位;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23.90/10万和22.20/10万,分别居死亡第3位和第4位;根据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性别分布,男女性45岁后发病率和50岁后死亡率均显著升高;无论城乡,男性食管癌和胃癌各项发病和死亡指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人群食管癌和胃癌疾病负担高于城市。食管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3399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5.41年,减寿率为1.92‰;胃癌潜在减寿年数为2539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6.74年,减寿率为2.09‰。结论四川省食管癌和胃癌发病与死亡水平相对较高,男性为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发人群,45岁以上的中老人群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风险人群,农村地区人群的上消化道肿瘤疾病负担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