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57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0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92.
目的 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ham组,每组6只。对TACE组于建模后2~3周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对TACE组注入碘化油乳剂,对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2周以常规超声观察肿瘤大小,以SWE检测肿瘤、瘤周及肝右叶组织硬度。术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动物取肿瘤及瘤周组织,观察肝细胞形态、评估纤维化程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周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瘤周纤维化程度与组织硬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12只兔均成功建模,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成功率100%(12/12)。2组术前肿瘤体积、肝组织硬度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相比Sham组,TACE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瘤周组织硬度增加,血清ALT、AST升高(P均<0.05)。病理检查显示,TACE组瘤周肝细胞水肿明显,Sham组偶见肝细胞水肿,TACE组瘤周纤维化程度高于Sham组(P<0.01);TACE组瘤周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周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r=0.67,P=0.02)。结论 TACE后VX2肝癌模型兔瘤周纤维化程度加重;SWE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普美显(Gd-EOB-DTPA)MR成像在肝癌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确诊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术后行上腹部DWI及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定性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癌活性成分,坏死和复发转移情况.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号值(signal intensity,SI),并计算术前、术后病灶的动脉期对比增强比(CER)和动脉期的信号比(SIR),对定量参数ADC、CER和SIR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共检出肝癌病灶45个.TACE术后瘤灶内残存及复发部分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上信号低于正常肝组织,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减退,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瘤灶内坏死部分DWI序列呈低信号,ADC图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亦呈明显低信号.肝癌病灶术前、术后ADC值分别为(1.52±0.16)×10-3 mm2/s和(1.70±0.28)×10-3 mm2/s,术后肝癌病灶的ADC值普遍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TACE术后的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减小,与术前相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肝癌病灶的术后ADC值大于无效组,而其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均小于无效组,两者术后的ADC、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DWI和Gd-EOB-DTPA增强MR成像能有效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存活及坏死情况,检出早期复发、新发灶及转移灶,对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的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介入术程顺利,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76次(平均每例2.4次)介入治疗.随访3~36个月,术后3、6、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8.1%、38.7%、29%,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8.7%、29%;6个月、1年及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8.1%、19.3%;6个月、1年及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7%、25.8%、12.9%.全组患者均未见急性肝衰竭、肝脓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7.1%患者出现发热.结论 采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E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TACE在中晚期肝胚细胞瘤切除术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肝胚细胞瘤患儿20例的临床资料,经导管对肿瘤供血动脉行顺铂和吡柔比星碘化油乳化液灌注并作聚乙烯醇泡沫颗粒或微球栓塞,术后4周复查胸腹部CT及AFP.如肿瘤仍无法切除继续TACE,直至肿瘤缩小至适合切除,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PRETEXT分期变化、并发症、手术中情况及肿瘤坏死面积,并对远期效果随访.结果 本组患儿共行TACE治疗49次,肿瘤体积缩小达56.2%~91.6%,平均68%(t=8.418,P<0.001),AFP降低达91.4%~99.9%,平均99.2% (t=2.531,P=0.02),PRETEXT分期下降,TACE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20例患儿均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术中肿瘤易于切除,切除肿瘤标本显示肿瘤坏死面积达63.7%~91.9%,平均82.9%.远期随访,肿瘤切除术后死于肺转移2例、复发1例,17例患儿无瘤存活时间平均21.9个月,随访时间6~48个月.结论 TACE能显著使肝胚细胞瘤瘤体缩小并AFP下降,使中晚期肝胚细胞瘤患儿重新获得手术切除机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再次行TACE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连续行TACE治疗的126例肝癌患者,根据其甲胎蛋白、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ABCR评分.进一步根据ABCR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组,1~3分组和≥4分组,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生存期是否有差异.结果 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0.0个月,95%CI [21.6,38.4];-3 ~0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7.0个月,95%CI[32.8~81.2],1~3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95%CI[0.4~31.6],≥4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5.6~18.5].3组患者的生存期应用进行统计学检验对比,其卡方值为24.00,P<0.05,证明3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设计良好的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晚期宫颈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短期局部复发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5例晚期宫颈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短期局部复发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髂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药物为顺铂30mg/m~2,氟尿嘧啶500mg/m~2,表阿霉素20~25mg/m~2,3~4周后重复化疗,左右股动脉交替插管。每例患者行介入栓塞化疗2~3次。介入栓塞化疗结束后2周开始行HIFU治疗。经阴道彩超、CT及MRI测量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评价近期疗效;随访临床症状和远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5.23±1.96和1.15±2.375,KPS评分分别为77.96±5.07和93.29±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80%。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8%和36.6%,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3%和17.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个月。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联合HIFU治疗晚期宫颈癌局部复发,毒副反应小,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与终未期肝病模型(MELD)预测晚期肝癌围介入手术期患者生存期的优缺点及互补性。方法收集100例晚期肝癌患者,均行TACE,术前根据MELD公式计算患者的MELD值,并同时计算CTP评分。应用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并比较MELD、CTP评分预测患者生存时间的价值。结果采用CTP评分判断患者TACE术前、术后3、6个月生存期的的AUC分别为0.540、0.754、0.889,而采用MELD评分时分别为0.682、0.701、0.801。2种模型判断患者生存时间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判断晚期肝癌短期预后方面,MELD与CTP评分均为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及可能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急诊手术组、联合组、介入组。比较3组病人止血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1、2、3年生存率。行介入治疗的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检查结果。结果急诊手术组的病人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远期生存率较其他2组病人明显偏低;行介入治疗的2组术后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急诊行介入治疗是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首选治疗,再配合外科手术既可达到快速止血,改善门静脉高压症状,又可能根治病灶,延长病人生存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比较榄香注射液及华蟾素注射液分别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纳入104例2018年8月—2020年1月于肿瘤科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1次,华蟾素注射液组予华蟾素注射液10 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榄香注射液组加用榄香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4 g,每天1次,2组连续治疗15 d后休息15 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甲胎蛋白(AFP)、卡氏评分(KPS)和肿瘤体积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榄香注射液组88.46%,华蟾素注射液组7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华蟾素注射液组比较,榄香注射液组AFP降低值、肿瘤体积缩小值及KPS评分升高值均多于华蟾素注射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蟾素注射液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发生率高于榄香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榄香注射液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注射部位疼痛为主,发生率高于华蟾素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华蟾素注射液,2种中药制剂治疗期间仍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