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AECPHD)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424例AECPHD患者,随机分成PCT治疗组(n=210)和常规治疗组(n=214).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病情加重例数以及死亡例数等.结果 PCT治疗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二重感染发生例数等方面均少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死亡率、加重例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AECPHD治疗中参考血清PCT水平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缩短抗菌治疗时间,避免了过度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关联性。方法:将急性心衰患者184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2、3、5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6、PCT的变化,同时依据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及痰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心衰组与心衰并发肺部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IL-6、PCT动态变化的意义。结果:心衰发生后第1、2天单纯心衰组与并发肺部感染组炎性反应指标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单纯心衰组发生后第2天PCT达到高峰,第3、5天PCT明显下降,降低幅度大于50%。但第3天单纯心衰组有59%患者血清PCT≥2.0 μg/L;而继发肺部感染组第1、2天血清PCT水平也表现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天及第5天患者血清PCT水平持续升高或下降幅度〈30%。IL-6的动态变化:单纯心衰组发生后IL-6缓慢上升,第3天白IL-6达到高峰,持续升高至第5天下降不明显;而肺部感染组各时点观察IL-6水平持续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衰发生后,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继发肺部感染有关联。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病情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前瞻性对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发热(体温≥38.3℃)或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标准的SLE患者行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3(C3)及病原学等检测及比较;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及临床感染证据等,分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细菌性局部感染、SLE病情活动3组。另外纳入缓解期无发热SLE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流感染组在使用抗感染药物1周后再次测定血清PCT、CRP水平。结果血流感染组22例,局部感染组28例,SLE活动组27例,对照组20例。血流感染组PCT[11.00(8.80,16.84)μg/L]和CRP[78.86(62.04,89.37)mg/L]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2.22(1.65,2.56)μg/L和23.48(20.20,27.55)mg/L]、活动组[0.19(0.16,0.22)μg/L和19.34(15.98,19.78)mg/L]和对照组[0.11(0.07,0.12)μg/L和4.30(3.83,4.9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局部感染组PCT较活动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6);PCT浓度在SLE对照组和活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50)。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PCT值[14.10(10.13,20.63)μg/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1.00(0.70,9.44)μg/L,Z=-2.900,P=0.004]。动态监测血流感染组发现,在抗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PCT可快速下降,由11.00(8.80,16.84)μg/L降至0.38(0.28,0.48)μg/L,P=0.000。结论 PCT在SLE缓解期和病情活动时基本正常,在SLE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时显著升高;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PCT值较革兰阳性菌更高;提示PCT有可能作为SLE细菌感染的一项快速鉴别指标,与SLE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4.
武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54-655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AECOPD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入院AECOPD患者109例,随机分成PCT组(n=52)和常规治疗组(n=57),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过血清PCT测定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临床有效率、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PCT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时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常规组与P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AECOPD治疗中参考PCT水平应用抗生素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而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与内毒素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9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细菌组(48例)和非细菌组(50例),比较PCT、内毒素和CRP检测3种方法诊断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3种方法对确诊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受者的阳性诊断结果。结果 PCT 检测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94.0%;内毒素检测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72.0%;CRP检测灵敏度为52.1%,特异度为58.0%。血清PCT检测细菌组受者阳性结果高于内毒素和CRP检测(χ2=7.36,10.04, P均<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于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内毒素和CRP,可作为肾移植受者是否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优选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变化探讨补阳还五汤(芪龙祛瘀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9例,筛选气虚血瘀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4,西医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64,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维持治疗4周。临床上评价2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第10天及入院第4周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变化;并检测3个时间节点患者血清PCT及Hcy水平,统计临床不良反应与实验室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高(P<0.0...  相似文献   
37.
徐波  吴晓飞  王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589-1591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诊收入的脓毒症患者104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PCT、CRP水平.结果: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PCT及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CT、CRP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而PLT未能进入.结论:PLT是影响预后的影响因素,PCT、CRP水平是影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成人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6月期间血清PCT对成人颅内感染诊断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提供的QUADAS-2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Stata 13.0软件判断发表偏移并绘制Deeks图。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 446例患者。总灵敏度0.86(95%CI:0.82~0.89)、特异度0.91(95%CI:0.89~0.92)、阳性似然比6.50(95%CI:4.15~10.18)、阴性似然比0.15(95%CI:0.07~0.33)、诊断比值比44.66(95%CI:16.26~122.66)、SROC AUC0.9357和Q~*指数0.8720。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当PCT阳性界值为0.1~0.5 ng/mL时SROC AUC(0.9692)和Q~*值(0.9185)最大。结论血清PCT对成人颅内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济源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3例)和死亡组(17例)。对比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信息,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SOFA评分、白细胞、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及28 d预后;通过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SOFA评分的组合,分析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存活组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和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t=22.720、17.640、2.327),有血液系统疾病史的病例数也低于死亡组(χ2=4.596);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t=7.9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钙素原(OR=1.311,95%CI:1.024~1.874)、D-二聚体水平(OR=1.809,95%CI:1.204~2.377)和SOFA评分(OR=1.358,95%CI:1.129~1.886;P<0.05)是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981)大于单独使用降钙素原(0.875)、D-二聚体(0.807)和SOFA评分(0.823)的面积,且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7%和98.1%,也高于单独使用单一指标。结论: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和SOFA评分是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应用比单一使用更有效,具有更高的临床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估即时检测(POCT)全血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急诊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OCT法对疑诊感染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PCT测定,将结果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中心实验室相比,POCT法显著缩短了临床周转时间(TAT)。通过kappa检验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明,以0.5 ng/mL和2ng/mL为临界点,kappa系数分别为0.786和0.923,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POCT法检测PCT快速可靠,适用于急诊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