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9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789篇
耳鼻咽喉   734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275篇
基础医学   342篇
口腔科学   343篇
临床医学   1239篇
内科学   1506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1164篇
特种医学   10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382篇
综合类   1811篇
预防医学   438篇
眼科学   237篇
药学   667篇
  3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528篇
  2014年   1041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179篇
  2008年   1082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的原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及外院经蝶手术治疗后,MRI检查证实仍有残留的118例垂体腺瘤。结果:肿瘤主体残留在海绵窦占46.6%,鞍内37.3%,鞍上5.1%,混合9.3%,颅外1.7%;影响肿瘤根除的主要因素,肿瘤侵袭海绵窦46.6%,术者经验不足36.4%,肿瘤侵润生长9.3%,肿瘤体积巨大3.4%,出血多4.2%。针对残余瘤组织再手术者为10.1%,普通放射治疗39.0%,r刀治疗38.2%,药物治疗11.0%。结论:经蝶手术残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侵袭海绵窦,这些病例不能或很难单纯手术根除;其次是术者经验不足和技术问题而造成。在有残瘤的病例中,有半数以上病例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达到肿瘤的全切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4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四肢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44岁,平均26岁。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8例,股骨上端1例,桡骨远端4例。Enneking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4例。放射影像学Cam-panicci分级:Ⅰ级7例,Ⅱ级7例,Ⅲ级4例。病理学Jaffe分级: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3例。采用肿瘤扩大切除,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髂骨联合移植术治疗9例;瘤段切除,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术4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5例。结果:随访时间11~110个月,平均66个月。所有移植骨术后均愈合,一侧关节间隙轻度狭窄2例,术后再复发1例。术后功能评价:优1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肿瘤扩大切除,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髂骨联合移植术既能彻底切除病变,又能保持和重建关节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Campanicci分级Ⅲ级、病理学Jaffe分级Ⅱ~Ⅲ级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原则上应施行更为广泛的瘤段切除术,桡骨远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因其部位的特殊性,应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3.
射频闭合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射频闭合(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的疗效。方法 56例(56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RFO组利用射频能量使大隐静脉全程闭合,静脉剥脱组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两组病例小腿散在的曲张浅静脉均采用点式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切口数、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和短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RFO组平均切口少、术肢疼痛轻、无皮下血肿,术后平均住院日(2.50±1.00)d。静脉剥脱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4.14±0.85)d。结论 RFO闭合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腿部少留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可部分替代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联合运用功能矫治器和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 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近 5年来收治的 30例安氏 类错牙合临床患者 ,平均治疗时间 1 8个月 ,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测量片 ,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儿童的上颌磨牙远中移动 ,下颌磨牙近中移动明显 ,儿童颌骨前后垂直关系显著增加。结论 :联合功能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安氏 类错牙合有满意的疗效 ,可以相互促进改善患者的软硬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105.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  唐顺  杨毅  董森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793-797
目的 回顾性研究对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应用多种入路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探讨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135例。其中,骨髓瘤25例,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23例,巨细胞瘤17例,血管瘤15例,淋巴瘤9例,软骨肉瘤7例,骨母细胞瘤6例,嗜酸性肉芽肿6例,尤文肉瘤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粒细胞肉瘤4例,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i血管内皮瘤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骨软骨瘤2例,脊索瘤2例。病变累及颈椎13例,胸椎79例,腰椎43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者92例,其中Frankel分级A、B级9例,C、D级83例;无神经系统受累者43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肿瘤18例,经后路侧前方手术13例,经前路切除肿瘤73例,经后路切除肿瘤31例。结果 135例患者中,126例(93.3%)术后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9例术后疼痛无明显减轻。92例术前有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中,86例术后麻痹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在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应用抗生素及抬高床尾治疗后愈合。3例应急性溃疡患者,经输血及抗酸药治疗溃疡愈合。皮下气肿3例,伤口浅表感染3例,神经根损伤2例,内固定物松脱2例,瘫痪加重1例。结论 对于脊柱巨细胞瘤或软骨肉瘤等恶性肿瘤破坏单个或相邻的两个脊椎时,应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根据肿瘤的Tomita或WBB分期设计手术方案,合理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6.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7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西南医院妇产科近2年的2214例腹腔镜手术病例及2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情况。手术包括附件手术1721例,子宫肌瘤挖除术150例,子宫次全切术210例,子宫全切133例。并发症指术中出现的需额外处理或术后出现的因手术本身引起需进行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情况。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为1.22%,需手术处理者2例(0.09%)。附件手术、子宫肌瘤挖除、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2%、2.00%、3.33%及6.01%。与穿刺及气腹有关的并发症14例(51.9%),包括腹壁血管损伤、严重皮下气肿及气腹针断裂;术中并发症3例(11.1%),其中肠管损伤2例,1例改开腹手术,另1例为电极胸部皮肤烧伤;术后并发症10例(37.0%),为术后发热。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不容忽视,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硬膜外腔阻滞对胸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阻滞对胸部手术应激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即全麻复令硬膜外腔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2h、手术4h、术毕、术后1d及术后3d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反应蛋白、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皮质醇GEA组术中术后无显著改变,但GA组术毕和术后1d显著升高(P<0.05),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前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浆肾上腺素、IL-10术中术后均无显著变化。两组血清ACTH、IL-6及CRP术中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硬膜外腔阻滞可以减轻胸部手术的应激反应。IL-6是较CRP更灵敏的反映组织损伤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超低位保肛手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直肠恶性肿瘤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方法对8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小于或等于2cm的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6例患者首先进行术前放疗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手术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和(或)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直肠肛管交界处)水平。如果癌下缘远侧正常肠管长度仍小于2cm,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充分显露肿瘤部位,在直肠癌向下侵犯最低侧所在的1/2象限,于癌灶下缘2cm处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肛管全层,然后沿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切除癌侧部分齿状线,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在没有癌灶或癌侵犯较高的一侧,则沿齿状线上缘切断直肠。游离横结肠脾区并在降结肠远切端作长5cm的“J”形结肠储袋,将结肠储袋向下脱出至肛管断端,与癌灶侧肛管、癌灶对侧的齿状线用3-0可吸收线间断手工缝合。结果在遵守根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本方法成功地为8例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部分切除齿状线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Dixon手术患者近似。结论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尤其在术前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保留肛门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根治要求并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10.
两种术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追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开腹卵巢楔形切除(OWR)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电灼开窗术(LOD)两种术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远期疗效.[方法]1981至2001年在我院诊断为PCOS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妇女共151例,其中行OWR 61例、LOD 90例,追踪分析两组妇女术后妊娠率、术后妊娠时间的分布及术前后月经模式变化.[结果]两组的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OWR组累积妊娠率84%,LOD组累积妊娠率72%,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绝大部分妊娠发生在术后18个月内;OWR组术后3个月、半年、1年、3年、5年及10年月经规律的妇女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1.3%、81.3%、77.3%、77.6%、78.9%、85.2%,明显高于术前的31.1%(P值<0.05);LOD组术后3个月、半年、1年、3年、5年及10年月经规律的妇女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0.6%、63.5%、56.7%、58.0%、57.6%、42.9%,明显高于术前的35.6%(P值<0.05);术后OWR组月经规律妇女占的比例明显高于LOD组(P均<0.05).[结论]两种术式的术后妊娠率相似.OWR比LOD更好、更长远地改善PCOS妇女的月经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