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43篇
  免费   4070篇
  国内免费   931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2117篇
妇产科学   349篇
基础医学   1483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0773篇
内科学   4359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401篇
特种医学   1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990篇
综合类   19322篇
预防医学   8088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10527篇
  137篇
中国医学   5670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577篇
  2023年   2373篇
  2022年   2367篇
  2021年   4163篇
  2020年   7776篇
  2019年   1579篇
  2018年   702篇
  2017年   1352篇
  2016年   1438篇
  2015年   1630篇
  2014年   2869篇
  2013年   2750篇
  2012年   3044篇
  2011年   3383篇
  2010年   3121篇
  2009年   2746篇
  2008年   2824篇
  2007年   2649篇
  2006年   2389篇
  2005年   2551篇
  2004年   2354篇
  2003年   2435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270篇
  2000年   930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868篇
  1997年   804篇
  1996年   725篇
  1995年   633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天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市2020年无偿献血人次及献血量,并与2019年献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20年春节前后及2019年同期的献血情况.结果 2020年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总人次较2019年均下降13.03%,献血量分别下降17.60%、10.37%.2020年与2019年春节期间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次和献血量均明显下降,但2020年献血情况持续受疫情影响.2020年1-6月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情况较2019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2020年7-12月的献血情况好转,与2019年同期差距减小.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严峻考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分析研判疫情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有利于制订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抗击疫情,保障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43.
44.
总结9例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采取集中区域化血液透析的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程度、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出血液透析治疗前医务人员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临时透析病房准备、血液透析物品及药品准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透析废物处理等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心理及生理状态良好,达到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并完成预定超滤量,未发生交叉感染及接触感染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盐酸溴己新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溴已新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与扶正理论指导下,通过宣肺平喘、通腑泻热、芳香化湿等治法,祛邪为主,肺肠合治,可以使发热减轻或消退,使大便通畅,从而截断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通过清热化湿、疏肝健脾、凉血化瘀等治法,祛邪兼以扶正,肺与肝、脾合调,可以改善肝功能损伤,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通过补气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体力,促使病毒更快转阴,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7.
感冒本是常见病,可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很多人一出现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就会十分担忧,既不敢去医院,又担心自己会不会是新冠肺炎。于是,很多人病急乱用药,希望自行吃点药能让病情迅速缓解;还有人甚至想预防性的吃感冒药。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因此,对于如何服用感冒药,以下几点提示很重要,希望大家能牢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区安全管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制定病区人员、环境、制度流程等安全管理办法并扎实落实, 确保病区安全。结果通过各项制度、流程的严格落实, 确保了病区安全, 无疫情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制定规范化病区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能有效避免疫情出现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王辉  邱建强  乔黎焱  肖兵  石耀武  黄博  卢博  张选国 《陕西中医》2020,(3):285-286,397
目的: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初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以期对本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对《温病学》研习、深入疫区中医专家对本病的分析及各省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本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析。结果:早期多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且偏寒湿,治疗以散寒除湿,透邪芳香辟秽为主; 随着病情进展,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热壅肠腑,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通腑为主; 若上述两个阶段未遏制,则病邪进一步深入,导致内陷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闭症以泻火除湿,开窍醒神为主,脱症以回阳救逆为主; 恢复期正虚邪恋,正虚则以气阴两虚和脾气亏损为要,余邪仍以湿为患,故在治疗上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病因素以“湿”邪为主,“湿、毒、瘀、闭”为主要病机,肺脾为主要病位,治疗上以化湿解毒,避秽化浊,开窍醒神为主,全程应重视固护脾胃,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  相似文献   
50.
魏士雄  王平 《陕西中医》2020,(3):287-289
中医药治疗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和价值。中医药理论丰富,体系完整,根据症状,方可制定治疗方案; 治未病、辨证论治、标本兼顾、整体观等中医药治疗理念,以人为本,更是中医药治疗瘟疫的重要优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已彰显了中医药在急性疫情治疗中的一定优势和价值。多省相续出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治愈多例患者。本文现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