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3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713篇
内科学   4187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1696篇
特种医学   1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6407篇
预防医学   1136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2510篇
  58篇
中国医学   1449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9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慢性肾衰竭与血管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远高于与之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由于心血管事件造成的死亡占总的死亡原因的50%以上。一些非传统的尿毒症与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贫血、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及高钙磷乘积等,现已被证实参与了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与发展。其中钙磷代谢紊乱及与之相关的血管钙化发生率增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呈密切的相关,目前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总病死率的预测因素。近年来,我们在心血管钙化方面从文献整理到临床实验研究上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提高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特别是脑保护装置(CPD)的不断改进,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疗效提高的同时脑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但是,随着对CPD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CPD下的CAS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微栓子进入大脑。虽然这些微栓子在极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导致患者术后立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这些微栓子对CAS患者潜在的慢性脑损害以及不同CPD的预防效果,专家评价不一,现作一简要概述。1CAS与微栓子通过对CAS术中进行微栓子信号(MES)监测,人们发现每一操作步骤均可能导致微栓子的产生。最近的…  相似文献   
84.
将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MS)分为MS组、DM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改变,颈动脉超声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DM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明显增厚.内径增宽,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P〈0.05)。证实T2DM伴M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单纯T2DM患者明显加重;对其应进行更加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3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28例一次性治愈;4例术后16~48h因球囊发生早泄移位复发,经再次以可脱性球囊栓塞后治愈。本组有28例(87.5%)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4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27例获随访(术后6个月~5.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6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8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OCA)内径、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其数量,计算颈动脉几何形状改变。结果 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内径、IMT、颈动脉半径和IMT的比值(R/IMT)均和年龄增长显著相关。结论 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结构与弹性特征改变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超声检测的OCA斑块、IMT可较准确的预测冠心病危险性。超声检测的OCA结构及弹性特征的变化可与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但预测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87.
颈动脉窦在不同的压力刺激下会对体动脉压及其它生理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Ursino的短期调节动脉压的血液动力学模型,讨论了颈动脉窦在不同方波脉冲压推拿刺激下,体动脉压降低的特点.结果显示,方波脉冲的占空比不同,体动脉压下降的幅度,舒张压与收缩压之差及每搏心输出量都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88.
背景:系统性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组织因子(TF)位于血管外膜和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并特异地表达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膜表面。TF在凝血生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促炎症过程和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目的:在本研究中,对从具有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8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CP-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和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颈AS斑块中MCP-1mRNA和抗原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动脉内膜,颈AS病变内膜MCP-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其中颈AS严重病变肩区阳性细胞数最多,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MCP-1与颈A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139例TCCF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通过再次入院、邮寄调查表或电话随访.其中再次入院完成及收回调查表共64例,电话随访62例,获随访126例(90.6%)。结果126例中26例术后行MRA检查,20例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11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术后复发率不高,临床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