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3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712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41篇
  3篇
中国医学   216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许嘉隆  应晓明  赵钰琦  郭少卿 《新中医》2023,55(20):125-131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miR-431 和miR-1247 的影 响。方法:选取2020 年5 月—2022 年1 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2 组均治 疗4 周。比较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Fuga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 评 分、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2 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miR-431、血清miR-1247 等指标。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miR-431、miR-1247 与炎症、免疫指标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和ROC 曲线分析miR-431、miR-1247 对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 评 分、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IL-1β、IL-6、TNF-α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β、IL-6、TNF-α 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CD3+、CD4+、CD8+ T 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CD3+、CD4+、CD8+T 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iR-431、miR- 1247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iR-431、miR-124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与CD3+、CD4+、CD8+ T 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1β、 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P<0.05)。miR-431、miR-1247 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 联合预测脑卒中复发的AUC 为0.942。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和生 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上述miRNA 是卒中复发的独立 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2.
张蔚蓉  王峰  赵艳敏  史敏 《新中医》2023,55(15):166-170
目的:观察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02 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夹脊盘龙针法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inetti 平衡与步态量 表(POMA)评分、Barthel 指数、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并评估 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 疗期间,对照组脱落 3 例,完成研究 48 例;观察组脱落 2 例,完成研究 49 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87.76%,高于对照组 66.67%(P<0.05)。2 组治疗后 POMA(步态测试、平衡测试)评分、Barthel 指数均较 治疗前升高 (P<0.0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 POMA 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 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 潜伏期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潜伏期降低(P<0.05),且观 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 经波幅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波幅升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夹脊盘龙针法联 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周围神经损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3.
后顶透刺运动针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主要症状为腰骶及下肢疼痛,尤其急性期常表现为剧烈的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后发展为慢性持续性腰痛,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针刺治疗本病方法很多,而头穴透刺运动针法却未见报道。笔者自1996年尝试用后顶穴透刺运动针法结合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分布在21~67岁之间,其中30-45岁者为多;病程1个月的37例,2-6个月的12例,病程最长11年,第1次发病:33例,第…  相似文献   
44.
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综合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0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患者,男61例,女39例。其中50岁以下者14例,51~60岁45例,61~70岁28例,70岁以上者13例。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63例,出血性脑中风37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史4...  相似文献   
45.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大鼠小肠吸收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木糖排泄试验观察了小肠吸收机能变化,根据小肠吸收机能昼夜生理节律的不同时相,择时针刺,以探讨时间因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和“调补气血”针法对SAMP10行为学异常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快速老化脑萎缩及痴呆模型小鼠SAMP10,于实验前后各进行1次穿梭箱实验 ,并记录小鼠遭受电击次数、电击时间及主动反应时间。[结果]实验前 ,6月龄P10与R1相比 ,各行为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P10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后 ,醒脑组、补气血组各项指标与P10对照组比较 ,均有明显改善 (P<0.05,或P<0.01) ,与R1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而两种针法间比较 ,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10较同月龄R1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 ,是理想的脑萎缩及痴呆动物模型。“醒脑开窍”针法和“调补气血”针法可部分改善SAMP10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气至病所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例随机分成“气至病所”针法组与常规针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气至病所组治愈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气至病所”针法是一种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西药组30例,采用临床疗效统计、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及放射免疫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97,14%,症状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下降的雌二醇(E2)水平上升、升高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降,并且针刺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改善,尤其是对血清有关激素的影响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针灸及药物都可喜对照治疗60天,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治疗SAE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组及对照组疗后HDS测定表明,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治疗可使Vm增加,V8和PI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分(P<0.01)。结论: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针刺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0.
调补气血针法对SAMP10脑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揭示调补气血针法治疗痴呆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 -ECD法对SAMP10及SAMR1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乙酰胆碱 (Ac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①SAMP10脑组织DA、5 -HT、Ach的含量显著低于SAMR1的含量 ;②调补气血针法可使脑组织降低的DA、5 -HT、Ach的含量显著提高。结论 :①SAMP10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脑组织Ach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了神经损害 ;②调补气血针法改善了SAMP10的学习、记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