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2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00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700篇
预防医学   6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79篇
  7篇
中国医学   543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135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102.
米非司酮配伍丙睾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梅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7):38-38,4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的发病率 2 0 %~ 2 5 % [1 ] ,可导致月经过多、痛经、压迫症状、阴道流液、不孕、流产、贫血等。是妇女行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手术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副作用 ,特别是对妇女生育功能的影响 ,所以采用药物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5~ 2 0 0 2年在门诊就医确诊为子宫肌瘤 10 4例 ,其中用米非司酮配伍丙睾治疗子宫肌瘤 4 1例。年龄 2 4~ 5 4岁 ,其中 4 5~ 5 4岁 30例 ,平均年龄 4 5 2± 3 6岁。月经增多 31例 ,不孕 4例 ,痛经 10例 ,继发贫…  相似文献   
103.
104.
李飞  柴瑞霁 《山西中医》1989,5(1):49-52
祛痰方剂是以祛(化)痰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或消解痰饮的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痰病的范围甚广,病情变化亦颇复杂。祛痰方剂根据其病证特点及药性的温燥、凉润的不同,主要分为温燥化痰和清润化痰两类。本文对于具有代表性的祛痰方剂进行了研究,探讨其配伍理论和配伍的主要方法。一、温燥化痰温燥化痰的方剂,适用于寒痰或湿痰的病证。一般来说,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寒湿之痰,由于脾虚湿胜,湿聚成痰,肾虚则水泛为痰,故寒湿之痰和脏腑的关系,与脾肾至为密切。温燥化痰方剂的组成,常以半夏、南星、白芥子、  相似文献   
105.
106.
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脾虚证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白术茯苓汤及其与补气药。行气药及除湿药的不同配伍对脾虚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大鼠GAS、MTL降低(P<0.01),VIP升高(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各治疗组以上部分或全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优。结论:白术茯苓汤的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紊乱的某些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配合组以上指标的改善,优于白术茯苓汤组及其余各配伍组,说明中医关于复方配伍的理论与实践,有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8.
人工流产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为了解除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的痛苦,笔者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配伍小剂量芬太尼于人工流产,取得了无痛人工流产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的160例患者为本院2003年2月至2003年12月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早孕妇女。年龄20~40岁,平均26岁;孕龄45~70天。要求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年龄、孕次及产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观察组于术前常规禁饮禁食4小时以上,术中常规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BP、HR、…  相似文献   
109.
随机设计是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微软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提供了约350多个函数,利用其中的随机数函数RAND及其他功能可很好地进行实验的随机设计,方法方便、简捷、灵活.  相似文献   
110.
常用抗生素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的配伍考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考察鱼腥草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抗生素注射液配伍情况,供临床输液配伍参考.方法:考察配伍液pH值、澄明度、吸收度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结果:在4h内,其pH值、吸收度有所变化,澄明度无变化,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无协同作用.结论:建议不要将鱼腥草注射液与其他抗生素注射液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