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6篇
内科学   402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36篇
综合类   936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22篇
  3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3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王胜春  刘玉峰  苏明权  王强 《医学争鸣》2001,22(24):2257-2261
目的 调查中国地区淋病奈瑟氏菌 (NG)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状况 ,探讨高水平耐药的基因突变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作用 .方法 对 9a来临床分离保存淋球菌流行株进行了体外环丙沙星 (CIP)药敏实验 .筛选出 76株高水平CIP耐药株 ,通过 PCR扩增了其中的 1 8株 NG的 gyr A和par 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 ,并对扩增子直接测序 .通过N he I酶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EG)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关系 .结果 环丙沙星的耐药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MIC≥ 1 .0 mg· L- 1的菌株由 1 993年的 5 .1 %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1 .4% .对照组中的 1 8株敏感菌只有两株发生了 gyr A的单一突变 ,未发现 par C变异 ;而耐药组中 89% (1 6 )菌株的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的单一突变株或 (和 ) par C的双突变 .88.9% (1 5 )的菌株的 gyr A发生了 Ser- 91向 Phe和 Asp-95向 Gly的突变 .在发生 par C突变中 72 %属于 Asp- 86向Asn突变 .PFEG分析发现 1 0株具有完全一致的 gyr A和par C突变模式 .同时也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的 PFEG指纹图是不同的 .结论 研究表明 ,在中国 NG流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呈增长趋势 ;NG流行株对喹诺酮产生耐药性与gyr A和 par C基因双重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脑缺血耐受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庆华  唐静怡  王玉敏  王成章 《医学争鸣》2001,22(22):2094-2097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否有脑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 1994/ 1999既往有同侧 TIA的脑梗塞患者6 8(男 47,女 2 1)例 ,平均年龄 (6 1± 11)岁 ,并按 1∶ 1配对选择无 TIA病史的脑梗塞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观察 ,采用加拿大神经缺损评分量表 (CNS)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 3mo后的神经功能状态积分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其他血管病危险因素如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及吸烟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入院时及 3mo后 ,梗塞前有 TIA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积分为 7.2 5 6± 0 .734及 9.0 0 8± 0 .46 0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9及 P=0 .0 0 2 ) .结论 缺血耐受在梗塞前有 TIA的患者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3.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肝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检测方法。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法(PCR-DS)检测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katG基因。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对照观察所有INH敏感株的PCR-SSCP和PCR-DS图谱,均未发现异常;而在12株INH耐药株中,有4株无PCR-SSCP和PCR-DS图谱异常,占INH耐药株的33.4%;有5株在94位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占INH耐药株41.7%,有3株在96位发生核苷酸同义突变,占INH耐药株的25%。结论: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对INH是由于其katC基因突变所致,可先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再用PCR-DS方法测定其突变位点,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姜浩  曹建国等 《湖南医学》2001,18(6):414-416
目的 评价琼脂培养MTT法(简称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人肿瘤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测定(HTSCA)和MTT法同时对人肺癌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共同相关性分析;同时,回顾性观察MTT法测定卵巢癌患者对顺氯氨铂(DDP)的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关系;前瞻性观察通过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指导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对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①MTT比色法和HTSCA同时可供药敏分析的药物浓度次是126,两法测定结果的总符合率是92.8%(117/126)。②MTT法测定的卵巢癌细胞对DDP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总符合率是92%(24/26)。③MTT法药敏预测指导人肺癌化疗组临床有效率(91.2%),较常规方案化疗组(53.3%)明显增高(P<0.05)。结论 MTT法测定人实体瘤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指导临床化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报告 48 2例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 ,195例为耐多药肺结核 (MDR -TB) ,占 40 .5 %。初始MDR -TB 6 2例 (占 12 .9% ) ,其中耐HR者 2 0例 (占 4.2 % ) ;继发MDR -TB133例 (占 2 7.6 % ) ,其中耐HR者 6 8例 (占 14.1% )。继发MDR -TB中 ,89.9%的病例有不正规抗结核治疗史 ,表明不合理化疗是MDR -TB的最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医院中住院病人的耐药及多耐药结核病 ( MDR-TB)流行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耐药率为 3 0 .71 % ,MDR-TB发病率为1 1 .68% ,初始 MDR-TB为 2 .55% ,继发 MDR-TB为 9.1 3 % ,MDR-TB死亡率为 9.4 8%。结论 耐药及MDR-TB发病率逐年增加 ,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溴化异丙托品(IPB)短时及长期应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3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吸人IPB160μg/次、80μg/次、40μg/次。用药前后行肺功能及自行车功量仪极量运动负荷法运动试验测验。结果 吸入IPB160μg/次、80μg/次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通气及运动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WRS)制作 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TGFα及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GFα主要位于正常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内,同时在胃腺基底部,主细胞及壁细胞上亦有表达,其表达部位较广泛;EGFR则定位于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及胞膜,以胞膜为主。  相似文献   
69.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测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5株(37.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0.0%,60.0%,53.8%,50.0%,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喹喏酮类耐药率较低,产酶株与非产酶耐药率很接近。提示常规药敏试验未能真正反映细菌耐药情况,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以补充常规药敏的不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1,MDR1)基因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子宫内膜癌MDR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p表达,并与PR受体、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等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上述所有组织均有Pgp表达,其中子宫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子宫内膜增殖症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2)Pgp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PR受体以及5年生存率无关;与细胞分级有关,低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较中、高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抗药性,Pgp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