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85篇
  免费   5147篇
  国内免费   1816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452篇
妇产科学   635篇
基础医学   1925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21217篇
内科学   13241篇
皮肤病学   255篇
神经病学   2467篇
特种医学   5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8640篇
综合类   35287篇
预防医学   6423篇
眼科学   384篇
药学   14003篇
  380篇
中国医学   9618篇
肿瘤学   1375篇
  2024年   853篇
  2023年   3350篇
  2022年   2734篇
  2021年   3733篇
  2020年   3739篇
  2019年   3771篇
  2018年   1544篇
  2017年   3011篇
  2016年   3147篇
  2015年   3607篇
  2014年   6338篇
  2013年   6006篇
  2012年   7229篇
  2011年   8083篇
  2010年   7503篇
  2009年   6768篇
  2008年   6968篇
  2007年   6677篇
  2006年   6057篇
  2005年   6544篇
  2004年   5189篇
  2003年   4779篇
  2002年   3874篇
  2001年   2736篇
  2000年   1736篇
  1999年   1140篇
  1998年   962篇
  1997年   765篇
  1996年   697篇
  1995年   633篇
  1994年   464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林州市人民 医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 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不同时间段血浆脑 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后 2 d 血浆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d、7 d 血浆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 低于对照组的 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3.
34.
35.
通过对20例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及处置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与易敏体质、环境炎热、透明贴膜粘胶刺激相关。通过规范换药流程,专科护士考核上岗;优化消毒方法,减少消毒液局部刺激;选择新型敷料,根据患者局部情况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改善局部温湿度,促进愈合;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措施,使患者过敏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和痊愈。  相似文献   
36.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 RH)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至少4周后, 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 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RDN)作为RH的一种治疗手段, 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已被基础实验证实。早期Ⅰ代RDN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不统一, Ⅱ代RDN改进了消融技术并在最近的高血压临床试验应用中得到了阳性结论, 同时RDN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也产生了阳性结果。但由于目前尚无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具体评估方法, 无法准确筛选出适宜行RDN的人群, 故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7.
38.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血管病变发病早、病变易弥散、发展快等特点[1]。 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早期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通过对5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需求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146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经过,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4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无围手术死亡。术中7例发生室颤,3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1例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有11例发生低血压,13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可增加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